有一次,我在网络上看到,爱护生命,有利身体健康。紧接着,我开始关注古老智慧的相关知识,感觉这些知识非常符合逻辑,我从小到大的很多疑问,在这个体系里,几乎都可以找到答案。什么是无形力量呢?无形力量是指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真实存在的力量,如万有引力,暗物质和暗能量等。
而上文我反复提到的,以及本书中将重点描述的无形力量是什么呢?古老智慧告诉我们,我们面临的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们的意识种子成熟之后往外投射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起着主导作用,这股力量就是因为意识种子成熟而形成的力量。古老智慧怎么说,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理论能否经受验证,从我以及我身边大量的案例来看,这个无形力量是存在的,并能经受验证。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健康有人多病,有人富贵有人贫穷,这是因为每个人各自的业力,也就是各自的意识种子投射而形成的,而宇宙和地球上大量不可思议的事,则是因为所有生命共同的业力,也就是共同的意识种子投射而形成的,这些概念可能一时不好理解,后面的章节我慢慢展开阐述。
在长期的学习和观察中,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宇宙中可能充满了无形力量,指引着宇宙的万事万物和所有生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在宇宙中,只要某个事情必须这样,否则就会造成宇宙混乱或生命的某种形态遭至破坏,那么这个事情就必然这样,甚至没有任何原由,就如上文讲到四个基本作用力,以及4至0℃的水,突然反常规变成热缩冷涨,保护了冬天水域里的生命等大量不可思议的现象。
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在对古老智慧的说法产生认可后,我对治病的重心开始转移,那段时间,经朋友介绍,我开始拜访一些对古老经典有着一定造诣的师父,去过江西庐山,也拜访过许多从外地来京办事的师父。后来,经人介绍,又到河北某地拜访一位师父,正是在那里,遇到2个也从外地前来拜访师父的男生,他们知道我的情况后,建议我看《了凡四训》这本书。
回京之后,我看了《了凡四训》,给了我极大震撼,在我的眼里,书中所写,字字为真、句句为实。我过去对所有事物正确判断的所获所得,即使累加在一起,都远远不及我对《了凡四训》的正确判断所带来的收获,如果说我之前所有正确判断的收获总和轻如鸿毛,那么对《了凡四训》的正确判断的收获何止重于泰山,后来通过不断践行《了凡四训》,我的感触和感悟越来越深,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古代圣贤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了凡四训》的教授,有人视如至宝,有人却视若无睹,实属可惜。曾经的病痛,几乎将我逼入绝境,因为对《了凡四训》的正确判断,为自己打开了一条生路,并开启自己生命的全新篇章,可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后,通过大力践行,我收获了一系列的成果。
歌德说: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苦过的人,才真正懂正在经历苦的人,这正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的章节用了很多篇幅,介绍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我对一些事情的做法和判断,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对我的判断力升起信心,并且进而相信我对《了凡四训》的判断,我们一起迈进古老智慧之门,一起学习和践行智慧,一起实现人生的进阶,让我们的生活更美满,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的国家更美好!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描述一些事情,有时我听完之后,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如果我想弄清真相,就需要追问细节,也就是引领对方回到事发时,从多个角度看待事情,当我把一些细节问清之后,我有时甚至可以跟对方一起,将隐藏在事情背后的真相挖出,如果是一些重要事情,我有时需要将另一个在现场的人找来,这样我就可以从更多的角度看待当时发生的事,即使我不在现场,通过他人描述,可能比在现场的人更能看清真相。而如果我在现场的话,我更是可以通过细节,将问题看得更清楚,正如上文小捷的事,我通过观察细微之处,分别对两个律师进行了准确判断,并且很多时候,我是多角度看待问题。有时有人跟我说通过微信看到一些信息,不知真假,我经常说,你打开微信我看看,因为只是听对方描述可能就偏于片面,这样我就可以直接从多角度查看,直接进行判断,很多时候,可以很快识别真假对错。我之所以认为《了凡四训》的描述全部是真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1、我平时自己经历一个事情,或是别人向我描述一些事情,或是自己阅读一篇文章,如果有不对劲的地方,我总感觉哪里好像不对。正像一个火车工程师乘坐火车,火车的车轮一直行驶在平滑的轨道上,突然从车轮传来一小声的异响,工程师也许能感觉到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也许是某个地方的轨道不够光滑,也许是轨道某处出现松动,也许是车轮自身存在什么问题,这时工程师就需要回溯倒查,就跟我判断很多事情一样。可是在读完《了凡四训》之后,我感觉非常地顺滑,看到的是满满的真话,没有丝毫感觉存在任何不对的地方。
2、这本书很容易看出是一个很有修为的人的肺腑之言,而且书是写给儿子的,能看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敦敦教诲,语气非常实在真诚,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般来说,只有对事实进行描述,才会显得逻辑非常通畅,因为一句谎话需要一百句谎话圆谎,书中如果存在假话,就经不起推敲,迟早会被识破,而如果整个情节都是假话的话,自然有着更多破绽,特别是描述一个很玄的事情更是如此,我善于看出破绽,而这本书我看不出任何破绽之处。
3、有些人质疑这本书,是因为质疑孔先生的水平,认为不存在这样的人,而我相信世上存在预测水平极高的人,因为我只是通过观察现象,就总结出一些预测办法(下文我将列举一些案例),那么一定存在预测水平比我高十倍的人,也一定存在预测水平比我高百倍及至千倍万倍的人,不相信书中所述,可能只是自己没有相关经历,当真正经历过一些事情,也许就不会质疑孔先生的水平。
4、我在自己判断的基础上,还有强大的佐证,因为《了凡四训》虽然不属于古老经典,但其在古老智慧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与古老经典相提并论,历代众多修行大成就者也予以极力推荐,这些大成就者,往往有着非同寻常的判断力,如果他们判断书中所述为假,而只是为了推广古老智慧,而做出推荐,这非常不好,甚至可能造成大家对整个古老智慧失去信心,大成就者绝不会人云亦云而予以大力推荐。上文我在讲小捷(化名)家里的事时说过,“一个人可以看不清事态真相,也可以不知道如何有效推断,但能判断他人有道理的判断,已实属不易”,小捷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判断力,最终为自己节省71.9万元。同样道理,我不但自己独立判断《了凡四训》的真实性,同时我也判断出,大成就者的判断几乎是不会错的,如果说某一个大成就者或许有出错的可能,那么众多的大成就者共同一致的判断,可以说是没有出错的可能,那就说明,《了凡四训》的所言所述是千真万确的。最重要的是,任何真理,既然称之为真理,就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必须经得起验证,甚至是要经得起千锤百炼,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事物的判断可能恰好相反,许多人对《了凡四训》不以为然,却对《水知道答案》奉为至宝,我第一次听说《水知道答案》,我马上认为那是个伪科学,理由如下:
1、对水说“你好”,水的结晶体如果真的发生变化,说明水接收到了某种信息和能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请几万人一起对着一瓶水说“你好”,这瓶水岂不是喝了让人立即精神抖擞?喝了之后参加大型体育竞赛能否超水平发挥?以后大家都这么做合法合规吗?
2、对古老经典有着一定基础的人知道,因为经典所述为真理,因此读诵经典可以产生一定的作用,单纯对水说,或是在瓶子上贴上“你好”,如果就能有这么明显的变化,那么对着水读一部经典,或是将水与经典放在一起,水的结晶体岂不是美如仙境?
3、有过读诵经典的人知道,真的想让读诵经典产生一定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数量积累,如果一天一个小时左右的读诵,至少需要3个月才有可能见效,如果一天30分钟,可能需要6个月时间,而经典显然比“你好”的力量大得多,假设对水说“你好”真的产生能量,那么一天对水说“你好”几十分钟或一个小时,那需要耗时数年时间才有可能让水产生能量,可是江本胜老师并没有说过,他对水说“你好”,每天花几十分钟时间并且说了多年,也没有说他把“你好”贴在瓶子上多长时间,如果真的贴上“你好”就能有效果,那生病的人抱着一部经典,岂不是病体就能快速痊愈?
4、全世界的科学家很多,其中大量的科学家有着非常强大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并且乐于验证,就像爱因斯坦提出了不可思议的相对论,许多相信的或是不相信的科学家纷纷挺身而出,通过天文观察予以验证,最后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爱因斯坦只是提出理论,让别人来验证,这样才有说服力,而江本胜老师全部是自己主导实验,其他人无法实验成功。
5、据江本胜老师说,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才得出的结果,不过,要想让实验真的具有说服力,需要公布所有数据,而不是挑选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水结晶照片予以公布。如果可以这样的操作的话,那可以说,我比江本胜老师更神,我可以组织一些人进行滑雪比赛,目前来说,滑雪技巧比赛的规则,一般进行三轮比赛,取最好一轮的成绩进行排名,或是取最好两轮的成绩相加进行排名,当然如果大家都同意,也可以取全部三轮的成绩相加进行排名。假设有赵一、钱二、张三、李四、王五、马六等6个选手,我希望张三第1名,王五第2名,李四第3名,赵一第4名,马六第5名,钱二第6名,接着我用一种金色纸张,分别写好第1名、第2名、第3名、第4名、第5名、第6名,分别用封条密封好,按照我希望的名次分别塞入他们的口袋,但运动员并不知道自己口袋所塞为何物,然后比赛开始,在比赛结束后,经评委评分,所有选手三轮比赛成绩分别如下:
赵一:61,83,68
钱二:53,89,91
张三:78,69,86
李四:43,91,73
王五:93,56,80
马六:77,86,61
为了达成我的想法,也就是张三第1名,王五第2名,李四第3名,赵一第4名,马六第5名,钱二第6名,于是我学习江本胜老师的做法,不公布6名选手三轮全部成绩,我只挑选张三86,王五80,李四73,赵一68,马六61,钱二53的这6个视频公布,并且让6位选手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我刚才塞入他们口袋的写着名次的金色纸张,现场拆封打开,神了,全部一致。
这都没什么,我还能公布一些视频,就是我在这种金色纸张上画一个大钟表盘,然后在钟表的中心位置放上一只蚂蚁,我喊7,蚂蚁就往数字7的方向爬,知道我怎么做到的吗?我也是学习江本胜老师的做法,我进行了很多实验,录制了很多视频,我喊7的时候,蚂蚁乱爬,总有一次,蚂蚁刚好往7的位置爬,然后我就只公布这一个视频,然后我还喊3,同样道理,录制大量视频,然后只公布蚂蚁往3爬的视频,蚂蚁我都可以训练成听懂我的话,我是不是更神?江本胜老师只是公布照片,我公布的是视频,我是不是更胜一筹?
大家看了是不是觉得很搞笑,可是就是这么搞笑的事情,却有许多人相信《水知道答案》的说法,相信的人数量非常之多,多到让我惊讶的地步。我第一次听到《水知道答案》时,是在一个工作之余的学习课上听老师说的,我马上就认为是伪科学,下课后,我就从学习地点的书架上取下这本书进行翻看,更感觉是伪科学,因为没有遵守“双盲”原则的科学实验,是不值得相信的,这也是伪科学的惯用伎俩。
江本胜老师要如何做才有说服力呢?就是要“双盲”试验,将所有照片公布,请公众打分,之后比较其中最漂亮的1张、2张或几张照片的得分,或是将所有照片的得分相加,这样才有说服力,而不是自行挑选,因为自行挑选,就存在只挑选可以支持自己观点的照片,我们都知道,江本胜老师每次试验的样品有很多,为什么不全部公布呢?是想掩盖什么吗?
对有些事物的判断,我是很明确的,所以我根本就不想去查询和验证我的判断是否正确。很多年之后,我发现原来有一些权威机构和伟人,也有关于《了凡四训》及《水知道答案》相关的报道,进而验证了我的判断可能是对的。关于权威机构和伟人的判断情况,我列举如下:
一、中.纪委官网上有30篇文章提到了凡先生,中 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平台,中.央电视台5套、12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对《了凡四训》做过宣传和推荐。
二、《了凡四训》在明、清两代被棒为至宝,经曾国藩点评之后更是身价百倍。因为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极为推崇,甚至因此为自己改号为“涤生”,在《曾国藩治家全书·日记》中记载了改号“涤生”的原因:“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并将此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曾国藩的水平,尽人皆知,他的识人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力都非同一般,其智慧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其弟子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青年毛泽东给友人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愚”是“我”的意思,“近人”是指近代的人,曾国藩,谥文正)。
胡适也把《了凡四训》看作是“研究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胡适:《〈精本袁了凡先生四训〉封面题记》)。
三、到了现代,有没有也对《了凡四训》推崇备至的人呢?当然有,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1932-2022年)对该书也倍加赞誉,将其作为人生指导,后来在其著作中说道,“我邂逅袁了凡所写的《了凡四训》,顿时得到了顿悟的感觉……”,确实,稻盛和夫用《了凡四训》中的“利他”理念,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又拯救了一个世界500强——日航,在日航严重亏损多年濒临倒闭时,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请稻盛和夫出山管理日航,此时稻盛和夫77岁,已退出经营第一线长达10多年,考虑到日航如果倒闭,将给日本经济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稻盛和夫接受了请求,继续运用“利他”的理念管理日航,仅仅1年时间,日航扭亏为盈,并连续多年盈利,进入了世界500强。
此外,日本著名汉学家、思想家、阳明学大师安冈正笃(1898-1983年),也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盛赞此书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凡有志执政者,应详加研究,并建议日本天皇及历任首将此书视为“治国宝典”,应当熟读、细读、精读。
对国家机构来说,不会随便推荐一本书,对世界级伟人来说,他们往往有着极高的判断力,对似是而非的事物和书籍,他们不会轻易推荐,更不会如此极力推荐,推荐《了凡四训》,绝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宣传正能量,就会予以推荐,而是《了凡四训》所述为真理,并能经得起验证,同时还带动了利他和自利,古老智慧已经在世界流传2000多年,大量的人对此验证成功,我也验证成功了,还有我下文将要讲的金刚智慧,也有大量的学友践行成功的故事,如果将我的许多学友践行案例全部写下,估计能写成好几本书,但下文主要以我的案例为主,另外还有几个我的老师和学友的案例。
而《水知道答案》也在推动正能量,却被许多权威机构和许多科学家所诟病,中宣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平台,中央电视台等重量级机构和媒体,都专门对《水知道答案》的伪科学予以批驳,这些权威机构,只有经过充分调查才会做出相关决定,因为无论如何,大家都需要尊重真相。
科学普及出版社也引进出版了《水不知道答案》,该书作者为日本学者左卷健男,此书专门对江本胜的观点予以批判,揭露了其伪科学的内容和混淆大众视听的方法,作者在对有关水的伪科学进行有效研讨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教育界被伪科学“入侵”的担忧,阐述了学习科学的意义,呼吁公众增强判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
许多学术界也抨击江本胜是宣传伪科学,说他没有公布所有照片,只是从众多的照片中,挑选支持自己观点的照片,并说江本胜的理论从未发表于专业刊物,如果他对自己的结果有点起码的信心,应该先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发表在《科学》、《自然》这样的专业刊物,并且经过科学界的检验,那他获得的好处,将远比卖书大得多,但江本胜并没有这样做,也没有透露自己的实验经过,因此外界很难得知其实验过程,以及复原并验证它,这是伪科学的典型行为,以揭穿各种伪科学而闻名的詹姆斯•兰迪曾经公开宣布,如果江本胜可以在控制合理的“双盲”实验中证明他的理论,就给他100万美金,不过江本胜从未公开回应。还有,江本胜通过研究认为水分子还能辨别不同类型的音乐并且有自己的喜好,在播放贝多芬的交响乐后,水分子能结成美丽工整的晶体,反之如果强迫让它们去感受摇滚乐,最终就会结出难看的晶体以示抗议,但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证实江本胜所说是妥妥的伪科学,因为当天上的水变成雪花,它们从云层中结晶出来的时候,经历了冬日的惊雷和凄厉的狂风,为什么还能形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形状呢?这显然与跟江本胜所谓的“水分子有感情”一说明显矛盾,所以说,伪科学和假话经不起推敲和检验,只有真理才经得起实验和验证。事实上,水结晶的形成主要是跟温度、湿度有关,也就是说,只要温度与湿度合适,无论你怎么骂这些水,它一样可以形成漂亮的晶体。
可有些人认为只要可以给世界带来善,宣传伪科学也未尝不可,如果这样的话,世界有可能就充满谎言,大家都可以以宣扬正能量为名随意捏造事实,因此伪科学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即使它可以带来善,也只是暂时的,伪科学最终只会被人们唾弃,宣传伪科学受伤的不仅仅是科学,建立在伪科学上的善也会受伤。因此,《了凡四训》和《水知道答案》都在宣扬善(事实上,前者讲事实摆道理,是为了教育后代要行善,而后者具有一定的商业目的,因为江本胜老师后来向市场推出了价格不菲的所谓的能量水),可是只有以事实为依据,并且能经受验证的理论,才能成为不朽。
当然,无论权威机构还是伟人的判断,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否经得起验证,就像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其理论再怎么天衣无缝,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该理论最终被验证是对的。假如了凡先生所述是真实的,云谷禅师教授的是正确的,那么了凡先生可以践行成功,从理论上讲,所有人都能成功,于是我决定以自己为实验对象,来验证这套理论是否真的是对的,而且我自己就是个特别合适的验证者,因为我具备三大优势:
一是如上文说过,我在逻辑方面有着一些天赋,所以在判断真伪、是非、对错方面,有着天生能力,甚至在有些时候,对一些事物,可以做到一眼断真假。这点很重要,因为只有看的真、看的准,并且相信自己的判断,才能在长期的践行过程中,即使困难重重,即使疲惫不已,即使很长时间不出成效,也会一往无前。
二是我比较擅长将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所学知识一般不会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而是很轻松、很自然地将其转化为可实操、可落地的实践做法。
三是对认准的事,如果觉得有意义,并且一心想要实现,那么我在行动和践行方面,表现为有冲劲、有耐力、有恒心,可以长时间瞄准一个方向、盯准一个目标,坚毅笃定、紧咬不放,直至达成目标。
我现在的健康和财富状况如此不堪,如果我能成功,说明这套理论可能真的是真理,那么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精进践行,可能大家都能成功。我有着这3大践行优势,如果我难以成功,那即使是真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因难度太大而难以成功。当然,如果这套理论是错的,我做再多努力,也毫无意义,最后结果自然落空,因此我带着强大的愿力,开始了践行。如今,我18年的践行经历,实证了中纪委等权威机构推荐的《了凡四训》所述内容是经得起验证的,如果说《了凡四训》所述真的是真理,这也足以说明为什么这么多权威机构要重点推荐这本书。这里我稍微介绍《了凡四训》及作者的相关情况:
《了凡四训》成书于公元1602年,是一本千古奇书,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东方励志奇书”,及“东方第一励志宝典”,在民间广为流传。作者以其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让儿子了知命运,明辨善恶,劝解儿子多行善事,故命名为《戒子文》、《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改名为《了凡四训》。
该书作者是明朝著名官员、思想家袁黄(1533年12月26日-1606年8月14日),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意思是把凡夫的见解,完全扫光),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袁了凡在军事、教育、农业、历法等很多方面都有造诣,中过进士,当过县长,也曾带兵打仗。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浙江嘉兴府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变夺取建文帝皇位,袁家因与忠于建文帝的官员往来,被燕王抄家。袁了凡的先祖(袁顺)幸免于难,四处逃亡,后定居于吴江。
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孔先生说他有当官的命,并告诉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时寿终在家里,并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如童生时考取县里第14名,府考71名,提学考试应该考第9名等等,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
1569年,袁了凡到南京栖霞山拜见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禅师告诫他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凡夫只要有妄念妄心就会被阴阳气数束缚住,如果是极善的人就束缚不住了,大善大恶的力量都很强大,足以改变命运的原有路线。
了凡从此开始行善,从刚开始的3000善事小目标开始做,一直做到最后的大目标10000件善事。在他努力做善事的过程中,发现命运在悄悄改变。孔先生给他算的很多地方,都在潜移默化地在发生变化。例如,算了凡参加礼部考试,会考第三名,但结果了凡竟然考了第一名;另外还算他考不上举人,结果不仅考中了举人,最后还中了进士,做了宝坻县县令。于是,他更加相信云谷禅师的话,所以到了晚年,写下了这本千古奇书,《了凡四训》全文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等四个部分,讲解如何改变命运:
第一篇 立命之学——说明人的命运是可以靠自己创造,而不是被命数所束缚。
第二篇 改过之法——从小的过失改起,自然不会犯下大的过错。
第三篇 积善之方——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善事积累多了,命运自然也有所改变。
第四篇 谦德之效——与人相处,待人要谦虚,从中学习,自然便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