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经》泽水卦象:洞穿命运迷雾,守住内心刚正

昨晚跟随慈怀读书学习了《易经》中“水在泽下。泽中无水”的卦象,那画面静谧得令人心沉——本该波光潋滟的湖泽,如今干涸龟裂,水隐匿于地下,不见踪迹,仿佛天地间经历了一场无声的遗弃。这不正是人生骤然跌入低谷的模样吗?命运好似突然关掉了所有的灯,只留我们孤零零地站在空旷的黑暗里,茫然无措。

可《易经》从不只是讲述困境,它更教导人们如何与命运和谐共处。君子知晓命运,不怨恨上天,不责怪他人。这不是消极认命,而是在看清命运洪流的方向后,不再徒劳地逆水而行。就像暴雨倾盆而下时,与其狼狈地奔跑,不如撑起伞缓缓前行,聆听雨打伞面的声音,那也是一种别样的陪伴。顺受,并非软弱,而是历经波折后的清醒认知:有些事,强求不得,唯有心平气和地接纳,才能积蓄翻盘的力量。

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刚中故处险能说”。身陷险境,四顾茫然,可内心仍能保持一份安然与希望,这才是真正的刚强。这种刚强,不体现在紧握的拳头上,而彰显于挺直的脊梁;不表现在凌厉的言语中,而蕴含在沉默里坚守的志向。就像冬夜里的火苗,风越大,它越懂得如何蜷缩身体,守住那一点温暖的光亮。

志向,便是那束光。无论漂泊多远,颠沛多久,只要心中的火苗不熄灭,方向就不会彻底迷失。它不会因一时的困顿而动摇,也不会因外界的冷眼而熄灭。它是深埋于心的种子,在干涸的泽底默默扎根,等待着那一场迟来的春雨。

人生哪会有永远的顺境?坎坷才是生活的常态。但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避开风雨,而是在风雨中学会前行。我们无法决定命运是否放晴,却能决定自己是否带好伞,是否依然愿意坚定地向前。只要不丢掉内心的刚正与信念,哪怕走得慢些,也终会走出荒原,看见水重新浮上泽面,润泽万物。

那一刻,枯槁之地,也将迎来重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