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家庭教育-----读《林哈德与葛杜德》有感

《林哈德与葛笃德》是瑞士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编写的一部教育名著。这部名著以小说形式记述了有抱负的县长亚尔纳、少尉格吕菲等人与以葛笃德为代表的开明少妇为了实施改革坡那镇贫苦人民生活状况以及农村教育计划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的故事,其中充分体现了作者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倾向与理想。

《林哈德与葛笃德》分为上下两卷,共四部,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以及宗教等等。自然地,作者裴斯泰洛奇的主要教育思想都在里面有了充分的体现。而最明显突出的要数他家庭教育和道德教育。佩斯泰洛奇认为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第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母亲在儿童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道德的萌芽在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最了解孩子,因此对孩子个性的发展在家庭中最容易做的到;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等等。对佩斯泰洛奇的这些观点,我非常的赞同,我自己对家庭教育很感兴趣就谈谈我的想法吧。

且先不说这本书,看看目前书店里育儿方面的书籍好像是越来越多了,似乎随着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增高,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开始注重孩子的教育,而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更是层出不穷。百度搜索你能看到各种书籍:《育儿百科》、《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等等等等,综合市面上的这些书籍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1、这些书针对的对象越来越低龄化了,或许是一些教育理论对儿童学前阶段的发展重要性的过分强调,使得父母觉得家庭教育是万能的,是可以对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大改变和影响的。2、教育的目的仍然是很功利又很空洞的,这点从那些育儿书的宣传语中就能感受的到。类似“21天改变孩子,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这样的极具诱惑和煽动的话语,会让父母失去培养孩子的耐心而急于看到一个结果。3、这些家庭教育的理念过于强调技巧,而忽视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情感的沟通。

有一个时期校园里很盛行一个叫“让世界充满爱”的讲座,主题是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据称是把所有人都听哭了。我觉得这种讲座不值得宣扬,讲座里对父母如何含辛茹苦的哺育我们、而我们如何不懂事举了众多例子。这种通过愧疚感而产生的对父母的爱本身就是畸形的、不正常的。但很可惜的是,中国的父母却很享受这种爱,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父母说:“妈妈一切都是为了你”、“爸妈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不好好学对得起我们吗?”而这种情况下的孩子要么会特别听话努力对得起父母,但是心里却会有很大的压力,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要么会很反感,觉得父母之所以对我好,是为了自己有面子,为了自己的虚荣心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事,是父母教会孩子如何去爱。这里的爱,不是溺爱,而是宽容、鼓励的爱,是亲子之间幸福的爱,是耐心诚挚的爱。而学会爱的条件是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孩子能够确定被父母全心全意的爱着的环境下。这种爱应该是单纯的,应该是简单的,平静而幸福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洛奇》——打不赢没关系,没倒下就是胜利 前两天见到介绍《奎迪》的文章,瞬间将思绪拉到史泰龙经典系列《洛奇》!再次...
    胶片猴阅读 6,913评论 1 1
  • 碎碎琼芳缀,匝匝玉絮堆。 诗酒友抛我,伴月缓缓归。
    朝雨zhaoyu阅读 175评论 0 0
  • 心情和题目一样 没有新意 稍显颓废 爱情里不做主动的人 时间久了 也就成了纠缠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但知道不是这样...
    三驴儿阅读 138评论 0 0
  • 先生的红烧鳝鱼、我的油爆虾、儿子的虾仁豆腐、妹妹的西红柿炒鸡蛋,耶
    和顺顺阅读 244评论 0 0
  • 2017-01-28学经汇报: 一,学经内容: 1、《幼学琼林》地舆第三部分 2、《易经》中孚卦第六十一 3、《唐...
    厦门琦心妈阅读 21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