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my跟我说,工作之后,特别容易焦虑。
第一份工作,焦虑工作性质,感觉像吃青春饭,虽然每天上班只需要六小时,工作环境单纯、内容简单,只需要接待定期来往的客户,交流的内容也是之前模拟好的、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句子,并且下班后可以跟工作“一刀两断”,丝毫不用惦记。但是这样的工作让人看不到出路,无法想象自己四十岁之后,与一群年轻的同事还在重复这样的场景,按时打卡上下班,聊着家长里短,没有任何长进。
第二份工作,仍然焦虑。纷繁细碎的工作内容铺天盖地,上班时焦虑完不成领导交予的任务,下班后焦虑项目的进行情况,担心着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每时每刻都在踉踉跄跄地捧着狂跳的小心脏前行。
工作任务一到手,脑子立刻绷紧,剑拔弩张。一方面想着:快快快,快点完成!另一方面又想着:要好好筹划,力压群雄!身体还没行动,脑子已经纠结成一团,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追求完美型”拖延症。
从此“焦虑”挂在嘴边。即使随之而来的轮岗、升职、加薪,都无法让她有一刻放松。
这份“焦虑”让她精神紧绷、口舌发干、食不知味。
如果这时候,再看到一些公众号的文章,声称厉害的人工作再忙也毫不费力、有条不紊,简直要痛饮三碗,才能压得住那份沉郁的心情。
02
在我印象中,Amy从来就没有不焦虑过。
Amy有一个焦虑而忧愁的母亲,因为对生活前景的担忧而变得咄咄逼人,经常在Amy面前指责“没有出息”的父亲,批判亲戚家某个“将来恐怕要成为废物”的患病孩子。
即使Amy表现良好,也会被母亲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导她不能骄傲、不能放松,应该要变得更好。但凡在穿着打扮上有一点个性突出,母亲会以“不敢带你出去”“别人会笑话我怎么生出个这样的女儿”来遏止她的行为。
这一切,让Amy觉得从小有一种急迫地想要证明自己有出息的焦虑,努力去变强,努力获取别人、特别是母亲的认同。
在读书生涯中,她很努力,先是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然后拒绝家庭的资助,兼职、做家教,做校园代理人,赚取自己的学费与生活费;活跃于各个社团,绘画、主持、学习、考级样样不落,相比班上其他同学,奖学金也是拿到手软。
学习好,不缺钱。但Amy还是焦虑。
大考前,必定要严阵以待,推掉所有的兼职和活动,泡在图书馆;考前一天,必定是通宵学习——不是因为好学,而是因为焦虑无法入睡。
工作之后也是如此,每次来项目,总是要把精气神用到抽干的状态,到Deadline那天,可以一天不吃饭,靠咖啡活着。然而等到成功交付之后,轻松的状态最多持续一天,马上又投入到下一个项目的焦虑当中。
她总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感觉每天的工作就像上学的时候写作业,赶紧完成好放学回家。”
Amy抿了一口咖啡,笑着说,我能怎么办呢?我也很绝望呀!
03
在这个年头,“焦虑”好像已经变成一个标签,贴在大街上来来往往人群的身上。而这群人的背后,总有一点儿共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常都有一个较为严苛的父母或者对他有过重大影响的长辈或老师,在无时不刻地对他表达着“你本来可以”“你应该”诸如此类的挑剔,还会经常拿他们跟“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却永远只能成为家里那个不懂事的孩子,难以真正得到认同和关爱。
在这种缺乏认同感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只有不断地迎合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去做能受到表扬和赞许的事情,无形中成为一直憋足劲努力的人,最关键的是,他们会不停地与自己攀比,渴望快速地自我提升,致力于不断超越自己。
问题是,他们极少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说人生是由95%的痛苦和5%的快乐构成的,那么这部分人的快乐还要大为缩减,因为他们始终怀着一种对于失败的焦虑,害怕落后,害怕被别人嘲笑。
生活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份被学校安排的作业。接到题目,渴望迅速完成,不给自己留喘息的机会,追求最后的成果,害怕被批判为“不努力”“不上进”。作业一旦完成,会感觉到这份焦虑暂时消散,重新热爱生活,但顷刻之后又被新的焦虑所覆盖,周而复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份努力的动机是为了摆脱焦虑,进而因难以摆脱而引发了第二层“焦虑”,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可以说焦虑解决焦虑,但同时,焦虑又产生焦虑。
04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从这种日复一日的焦虑感中摆脱出来呢?
我认为,应当是对自己重新定位,倾听内心的声音,随时肯定自己的成就,定期奖励自己,放松自我。
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单纯想着通过努力来摆脱焦虑,就像拥有爱情,抓得越紧,越不能如愿。
不妨重新定位自己,明确心中所想,暂时地放弃过于严肃的规划,不再以“努力”的口号强拽着自己前进,而是尝试简化自己的目标、制定容易达到的小计划,时时奖励自己,鼓励自己脱下战士的铠甲,轻装上阵,拥抱生活。
当你不再轻易地被紧张和焦虑驱使的时候,你内心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自身的了解悦纳、对于探索生活的动力,才会慢慢引领你前进,促使人生旅途变得更为充实和有意义。
毕竟,狂风肆虐的戈壁滩,还是不如柔风细雨的江南岸,更容易长出绿茵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