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直都会去看一些书,有关生活的感悟,有关教育类的,可是却很少做读书笔记,也没有想起要用文字来记录一些东西。很多工作中或者生活中的小感悟,大部分过后就记不起来了。这个时候深深地感到年龄的无力感,所以想想还是应该去记录下一些东西,日后通过文字也可以让我们想起更多美好的事情。

      今天偶尔打开衣露申的文章,看到她谈起了三八节那天听华应龙老师的一节课《我不是笨小孩》,说起了一节数学课也可以有传统文化的呈现,也有现代课堂的民主与平等,对学生的鼓励真的是润物细无声,并且对那些名家名言都是信手拈来,真的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数学老师,听衣露申的描述,对华老师真的是膜拜至极,只是可惜无缘聆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华老师就是利用了师父与徒弟年龄差永远不变的这个条件,从他们之间的过去,现在,未来画出了线段图,从而得到(71-5)的差就是三个年龄差,从而求出了现在徒弟和师父的年龄。

    今天从小衣介绍华老师的画图笨办法触类旁通,联想起前几天孩子们在解决巧算年龄中这类题目中对书上介绍的假设法解题有点难理解,我猜想是否可以也用这个画图的笨办法来解决呢?结果当我画图来引导孩子们解决题目时,他们真的感觉到很容易地就明白了如何去解决问题。这道题目是:1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10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父亲儿子今年各几岁了?由此可以对应画出线段图,从而得到(10➕15)的和是儿子过去年龄差的5倍,求出儿子15年前的年龄是25➗5等于5岁,那儿子现在的年龄是20岁,父亲是50岁。孩子们从画图中更好地理解了题目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明了降低了解题的难度。

    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书中未必有颜如玉, 但是看书并多思考应该是读书的收获吧,从书中获得所思所想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了不起的盖茨比》有句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
    微澜细语阅读 318评论 0 2
  •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画画和设计 这份喜欢一直持续到现在 它作为我的一个梦 在今天 成为了现实 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因此...
    Lis的小小作阅读 125评论 0 2
  • 运气不好,弄坏了我一天的心情。 每次这样的时候,情绪就像是别人的,任我如何控制都是一条道走到黑,有脾气的让人无奈。...
    不消停的世界阅读 3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