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吧,东京是盲目的乡下人的乐园

【我按】《泡沫十年》是今敏的《我的造梦之路》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篇,百度了一下,网上除了澎湃新闻做过节选,还没有收录过全文,今天扫描整理进来,边整理边骂,“导演,可不可以少用点引号”!

文章写于1999年。“上世纪的老古董啊!”鄙视脸。骗你的(这是导演的口头禅。我感觉)。差不多是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失去的十年”(我为什么也要用这么多引号)的尾声,他也刚完成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未麻的房间》,算崭露头角。经历过繁盛的泡沫期,又经历了持续一个世代的衰退期,刚刚逆袭的今敏导演在世纪末和未知的新世纪到来前写下的这篇,在当前的国内经济环境下(我以为我要秒变正经脸)读来并没有什么借鉴意义(哈哈哈)。.....好了,本来想把其他批注一起写上来,但是整理完原文老眼昏花,明天再加。(那我为什么要写这段废话)


《泡沫十年》

                 Kon Satoshi 今敏



人常言“十年一昔”。

十年的长度,将社会、个人、文化和回忆打成了一个大小刚好合适的包裹。

前段时间,某位朋友为我和他十年来的“某种关系”画上了休止符。得知此事,我回忆这十年来和十年前的事情的时候也多起来了。

解释一下,“画上休止符”这件事,并不是“我为自己与那位朋友之间的关系画上休止符”。唉,虽然最后走到这步的人也挺多的。

过去,曾经被认识的人说“你根本不珍惜朋友”,我考虑后得出了“确实,就是这样”的结论。应该怎样才能算是'“珍惜朋友”?说到底,我从没有珍惜朋友的想法。只是为了维持而维持友谊确实毫无意义。

人际关系不是勉强维持下去的,时不时会有需要的人出现,有亲密无间的时候,也有不得不分道扬镳的某一天。

想起这些可能因为我的思绪回到了过去十年间,或说是十年前。

十年前,1989年,那年我二十六岁。

那时,我时不时画短篇漫画,也打工画镜头、做漫画助手,拿着日工资,忍耐着勉强糊口的日子。存钱、吃好吃的东西都与我毫不相干,银行账本上只印着寂寞的三行字。真是比什么都羞耻。

当时泡沫期也迎来了尾声,终于该摆脱这腐烂发酵的悲惨生活了吧。可能正是摆脱之时。记忆中,我一点都不清楚那时的泡沫期究竟是怎样的,应该是因为没有切身体会到吧。大多数民众处于兴奋状态,享受着泡沫经济的荣华,我那时可是身处想感受都没有办法的、憧憬着的彼岸,泡沫期在电视机显像管的另一边。所以说,不仅和那些积极参与泡沫经济并造成损失的人没有同感,反倒有种在天上看着他们的感觉,不愧是该被说"你看看你"的我,对他人是不是有点过分了。骗你的。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五十步笑百步。

贷款买东西后还贷天经地义。因为还不起而上吊自杀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即便是在泡沫时期没有直接过失,但现在自杀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也不是没道理。说真的,我觉得这令人惋惜、但蜥蜴断尾求生是世间常态。

说到“上吊自杀”,我当时曾经认真思考过这件事。“敏感、容易受伤的我不被周围任何人理解,活得有点累了”“一死了之也不错”——我想过这些。骗你的,自杀什么的这种不知为何就今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我根本不会去想。与其上吊,不如说是做好最坏的打算。最近本该勒紧的腰带有点松,蹭粗了。这是我切身体会到的十年一昔啊。我变胖了。

当时,我任性地赞扬着那种生活,一边感到满足,对无拘无束的生活说着“高兴就好”,一边被脑海中某处対将来的巨大不安所吞噬。

仔细想想,没有正经工作的我被“如果不希望以后大富大贵,可能就这么糊里糊涂过下去了”之类幼稚妄想缠身,笼罩着整个社会的、泡沫期的集体无意识可能是间接原因。总之,这都是因为当“自由职业者”不是我自愿的。

过去被人津津乐道为“金蛋”的中学毕业生集体就职也是这样。好用的劳动力总是很受欢迎,若是不需要就扔到一边,対当事人而言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情况。

泡沫时期,那些顶着与其说是“自由职业者”不如说是“不被公司束缚的自由者”这一称号的、为拥有空虚的优越感而感到自豪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啊?还是说已经上吊了?如果有出色的“第一代自由职业者”这种生物栖息在世上,请一定要联系我。别当真。

但是,这里所说的“第一代自由职业者”不是现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那类,而是从心所欲的自由职业者们。现在经常见到的人,应该说是“不得不成为自由职业者”才对吧,那时恐怕是打工比上班更能赚钱的轻松状态。

“不用上班也能维持生计。”

这种情绪浓重地笼罩着整个社会。

“上什么班啊?”现在变成了“上班难”,这也能让人切身体会到“十年一昔”。父母和钱不会一直在,一样的道理,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众所周知,现在的经济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如此只是说经济状况变差了,也不能说日本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国家——是个充满了商品和金钱的好国家。

能单纯地替代无保障生活中的“轻松”的词,只有作为资本的“年轻”吧。我身边赞颂着轻松生活的人们中,也出现了从事稳定工作并结婚的人。他们突然开始对未来感到不安与胆怯,顺势留下了不知从哪来的“要安定下来”“没才能”“东京不适合自己”这些意味不明的话。对“安定”这两个字的渴求让他们像拔梳子齿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回到乡下。现在和过去一样,回乡下这事儿当然也在不断重演。

就算将“u型弯”改为“I型弯”(注一:U型弯指U型就业,即在故乡毕业,以求职为契机去都市,之后又回到故乡工作。i型弯则是指在和故乡没有关系的乡下工作。),英文字母的改变也不能改变回乡下的事实。

回去吧,东京是盲目的乡下人的乐园。

东京是买卖才能的巨大市场,我认为这一特性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这里不适合那些只拥有成不了商品的才能的人长住。虽然这么说,没有用武之地的才能与能力,它们的残骸到底被埋在了东京的巨大隙间。真的感到困扰的是将东京作为故乡祖祖辈辈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真是可怜,乡下人进进出出、吵吵闹闹的。

明明说了“讨厌乡下”而离开,生活不好便又启动安全装置似的回乡下,这种行为是来自农耕民族的基因吧,我是怎么都理解不了。

再有,将“回乡下”随意、愚蠢地与“环保”混为一谈的人真悲惨。

“果然还是在养育了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好啊。”

呵呵。为了地球的环境,这类人应该消失。在城市里四处制造垃圾、生活在误以为是文化环境的大量消费生活中并赞扬之,这些人们在生活中通过物质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别告诉我他们悠闲。

我大概也不喜欢“在都市生活太累而回乡下疗愈身心”这种想法。把乡下当成什么了啊?说“希望故乡永远不要改变”这些话,把住在故乡的人们都当成什么了啊?乡下不是城市落伍者的收容所。电视剧《北国之恋》让我厌恶得反胃。北海道不是丧家犬的乐园。真是的,我越来越生气了。

还有,将年轻当作过去犯下的愚蠢过错的免罪金牌,我厌恶这种没有责任感的行为。“过去犯下了错但是现在已经好好地改正了”的人也是一样。我厌恶廉价的不良少年美学和溺爱他们的世间。不过是曾经的不良少年改过自新,成了合格的社会人,周围却过度喜悦——至少也会表示赞许。愚蠢的家伙。不良时期犯下的罪过,在成为普通人后就会被原谅吗?这就可以补偿当时的受害者了吗?愚蠢的家伙。用一生去赎罪吧。啊,真是反胃。

回到“回乡下”这个话题。

有可以回去的乡下很好,但回去之后究竟要做什么呢?如果是以积极的心态回到乡下并开始全新的生活,也会产生“战斗!”这样美好的精神状态吧。也有因为担心父母而不得不回到故乡的人,我很理解。我也能理解回去后还能继续商贩等家业的人,但是白领家庭之流该如何是好?是回到亲戚关系中,在理应感到厌烦的、切不断的关系中谋求安宁吧?

在电脑输入文字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切不断的关系”汉字写作“栅”。如同字面意思。进去吧,进栅栏里吧,然后习惯被驯养,像温顺的羊一样被驯养生活着,不错。

无论在哪里,“不想被干涉”这些听上去帅气的说法,只是毫无责任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我也曾经嘲笑过这样从乡下逃出来又回去的人,但是现在的想法变成了半肯定的“离开父母、在东京的花花世界讴歌青春,这段时间是人类所必须经历的······”。骗你的,我还是认为他们非常值得嘲笑。

我的父母住在札幌,但是他们说的不是所谓的“必须回乡下”,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让父母决定会感到为难”。

值得感谢的父母。我从大学毕业至今日,虽然有时曾经得到过令我哭出来的援助,但我自己找到了维生之道,没有饿死,而且过上了像一般人一样喝酒——不,喝得比一般人还多的日子。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我喝酒只是为了麻痹对未来的巨大不安,不喝酒就会被不安感压迫到崩溃。骗你的,我只是喜欢喝酒。

可是,十年前有过类似的感觉。生前提到的上吊自杀就是那段时间的事儿,是在我二十五岁的时候吧。

我曾经被强烈的不安侵袭。

我当时住在肮脏的公寓里。离日出还有一会儿、天还没亮的时候,我突然受到了焦躁、不安与忧虑三位一体的攻击。精神城堡没有防御,城墙接连崩溃,敌人以破竹之势逼近内城。

大概那时我正处于工作不顺的时期,正备受煎熬,还要为了第三天养精蓄锐,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黑色不安突然来袭,从四面八方包围,我无处可逃。

房间渐渐变得明亮,我从床上起身。表面上我一直在忍耐,但内心却只有焦躁。奇妙的状态。

无论何时都无法预想未来的自己,那时恐怕处于连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都无法想象的状态。什么都想象不出来,期望的状态都想象不出来。即便只想消除不安,值得想的、积极的事情也一点儿都没有。全身瘙痒、想要抓挠般的不安。

我没有抽烟,只是沉思。

那时突然有了拨云见日般的天启

“对啊······只要上吊自杀就可以了”。

说得有点偏离主题。我那会儿简直已经下定去死的决心了。不。我不会去死。顺着这个思路接着思考下去。

一言以蔽之,过着这种连明天会发生什么都不知道的日子,以后会过上平凡生活吧?这是我不安的根本原因:没有新鲜感。

这种不安的想法本质上包含了自大和误解。

第一是“自己一定会过上平凡的生活”这种自大。

究竟打算怎么做呢?

“慢悠悠地生活着,不知何时过上了符合大众文化的生活”这种自作多张、坚定不移的想法非常蠢,“自己没法鹤立鸡群,但是过中游水平生活的能力还是有的”这种主张大概是毫无根据的、愚蠢的。

尤其是対按照“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生活的这种人生没有起伏的人来说,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将至今为止在集体中的位置延续到社会”这种疯狂的想法,为了确实地过上“平凡的生活”,在文部省所鼓励的范围内竞争。

至少我高中时的成绩非常好。我是学美术的人,虽然大学多上了一年,但总有一天会毕业,可能也迷迷糊糊地纠结过“以后也会过上平凡生活”吧。真是愚昧。

那时我的过错是,我拒绝了依靠"上班"这棵大树而生存,选择了"自由职业者"这一本质都不明的社会角色为起点。当然不会每个月都有收入,在稳定的白领家庭成长的我也就会对无法想象的生活形态感到不安。是我自作主张选择了“不安”。觉悟实在是太不够了。

说到我为什么讨厌“上班”这两个字,是因为害怕“能够具体地看到十年后的自己”。读大学时,我经常目击白领们在居酒屋用讲上司的坏话当下酒菜而觥筹交错这一能画成画的场景。就在那时,我突然这么觉得他们自己在多少年之后,也会变成自己所品头论足的无能上司那样——而且还需要某种程度的运气和能力。

我感到恐怖:如果作为白领生活下去的话,在同样的工作场所,每天都可以看到几年后的自己。总有一天自己会坐上自己现在所咒骂的人的位置,在暗地里被部下用同样的话议论,自己还会说更上层的上司的坏话。这样不断循环,感觉不到爱和希望,能感受到无法忍受的厌恶吧。反而言之,这也是在贩卖一种“安定感”。

此时贩卖的"安定感"这只股票,现在能看到世间的家家户户都在买,有点赚到了的感觉。骗你的,不是他们有点赚到了,而是我看到他们的失败有点痛快。

过着“自由职业者”这虽然有时快活但实际上不安定的生活,就离“平几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其中当然有年纪轻轻就取得成功、过上非凡生活的人,但我不过是在果实很少的贫瘠土壤上耕种罢了,没办法结出平凡生活的果实。

之前提及的本质上的误解就是这样。“平凡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啊?“正经地过着普通日子”这种事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特殊之处。

虽然这么说、但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却覆盖了世间。正因如此,可以感到相对的“不如‘那样’”和“已经超过'那样'了”这些嫉妒感和优越感,可谓有喜有忧。

世间所认为的“平凡地过日子”具体是什么啊?

“顺利地从大学毕业、在不用担心会破产的公司工作,然后找到一生的伴侣,共同敲响幸福之钟。周末开自家的车兜风或者旅行,几年后有了孩子,存了足够的钱后了却买房这一心愿,虽然还贷有点痛苦,但是拥有了被宠物和孩子所包围的、快乐的一家。老年时,家庭也安心幸福。”

虽然会有异见,但大体如此。人们所谓的"幸福"看上去应该就是这样吧。电视广告里不断播放着这些具体化的“幸福”,这是政府应该奖励、日本人应当追求的道路。只要不偏离这条道路,就会听到一个声音对你说:“没问题,继续吧。”有能够经常确认自己位置的指针、也有值得追求的样本,这样就可以安心了吧?

日本没有国民普遍信仰的宗教与意识形态,我认为这些“幸福”可能正是经济快速发展期形成的习惯被驯养的方法。国民齐心协力将其作为目标,形成安定的社会秩序,这就是被驯养的方法所强加的价值观。

这些信息造成的印随现象。我当时并不认为那是绝对的幸福,大脑理解了“只要做着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这又一仿佛借来的价值观,但是毫无疑问,内心深处被这政府推荐的幸福的价值观——偏离这道路即为不幸——划下了刻痕。

为幸福的模糊印象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沟壑感到不安是自然的心理状态。反过来说,正因被它们所束缚,我的大脑才意识到自己被多余的焦躁与不安所困扰。但我不会善罢甘休。

扔掉吧。

这么想的一刹那,我的心情放松了些。

美满的婚姻、安定的生活、美食的满足、孩子们的可爱笑靥、梦想的住宅······我全部扔掉了。我不由得意识到,这些模糊的规划不过是虚无。并非厌恶,也不是想超越这些“幸福”,如果人能真正拥有的至多一两样,那就只能选最重要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工作。

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无上的幸福。

虽然这么说,但不可能如此简单。舍弃,伴随着苦涩的结果。我将它鲜活地记录在了这里。

这么说来,“绘画”也有相似之处。

曾经放弃过“自己理应画得好”这种丑态百出的执念。这执念对志在于此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动因,当然也是坚定意志的最底线,因为没有它就不可能发奋绘画。

只是,“在班级里最好”“在学校里最好”之类的想法在专业人士的世界里不可能有用,至少在业界里奋战的每个人刚开始都是被称为“班里最好”“学校里最好”的人无论是在县级比赛,还是在甲子园获得优胜的学校都只有一所,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在专业人士的世界中历练,让突出的才能得以绽放。大概还有以普通才能无法企及的领域,和以更高境界为目标的人,每天看着这样的人,绝对不会继续有“我才厉害”这种妄想。如果自己的才能使用殆尽,也不再努力,就会变得比普通人还糟。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就放弃吗?并非如此。

自己不行的话就承认这一点,然后以此为起点。做到这一点,心情会愉悦起来,看待事物的方法也会变得更为平和。

还有,怀疑自己的技术和能够表现的题材也是必要的。无论做什么,都有一个个地怀疑定理、常识的必要。虽然这会耗费精力,但是我认为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技术和想法,不断提出“真的如此吗?”的疑问很有必要。

再具体一些。例如要画一幅“人坐在椅子上”的画,如果将这个课题交给你,你会怎么想呢?那个人男的女的?老年人还是小孩?怎样的身材?穿着怎样的衣服?开心还是伤心?疲惫还是精力充沛?椅子是四条腿的吗?是板凳还是沙发?有多高多大?那个人是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还是斜靠着的,或是把椅背转到前面、跨坐着的?

只是稍微想想就能想出很多可以成为细节的特征,逐一验证,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应该会远离自己最初的设想——“怀疑”就是这个意思。词汇量少的人和他说出的话一样无聊,词汇量和想象力都很丰富的人可以表现出更多内容。习得一种表现方式,可以表现的对象应该也会增加。

我在某段时期尽己所能地舍弃了自我主张与“一定能做到”,首先尝试从“什么都不做出来”这一步重新开始。这当然有效,只不过可能因为我无法摆脱这种嗜好,反而也有在毫不动摇的自信中做不出决断的情况。

回到原来的话题。


我那时毫不犹豫地选择的“工作”,不是“赖以为生的工作”——当然也包含这一部分,我想表达的是自己愿意去做一辈子的工作,也许可以说就是我自己。

肯定会有人对他人抱怨“工作和我哪个更重要?”,对我来说,这个问题等同于“你与我哪个更重要?”。当然是坦率地回答:意味着“我”的工作。我认为,无法珍视自己的人,大概也无法珍视他人。

我选择了工作,但我选择的工作没有附带“安定”二字。如果能喜欢上附带“安定”二字的工作也好,但我喜欢自己的工作。真没办法,迷迷糊糊地走上了无法回头的路。

将喜欢的事物置于最上位后,我想整理一下其他事物的位置,既然已经不期待有安稳的现实,可以将其置于次位。

这么说是因为仅仅是维持现实生活就要花费大量金钱,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说,人可以换算为金钱——这当然不是无情的话。“人的价值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只是学生气的玩笑话。可以计算。“我真去做就能做到”和“无论何时都能睡着的才能”之类幼稚妄想在饥渴面前没用。“做得到”就是全部。拥有作为日本国民而生活的权利,自然附带着义务,要明白自己现实中每个月要花多少钱。

为了活下去需要吃饭。人不能只靠吃面包活下去,还要喝酒——尤其是我。还要买衣服,有住处,工作需要道具和交通费,还要交税。

虽说我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作为社会一员,不得不做的事情有一大堆,以这些事情“当然要做到”为前提再去考虑其他的——因为它是立足之本。虽然“当然要做到”,但是自己能不能做到就不好说了,这也是我之前所纠结的问题。

做不到这点的话怎么办?

这就是我在天亮之前焦躁的根源。对此,我想到的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上吊自杀怎么样?”这一非常正确且明智的回答,简直是乌云间射下的一道光。我怎么就没意识到这一点呢?真是不可思议。

"上吊自杀"。

生活不下去,死了就好。

这不是为了让自己更珍惜人生而做出的惩罚。虽然不是鼓励自杀,但这么点权利自己是有的。——还称不上是权利吧?真死了的话可不行,不能忘了向生活在世上所获得的事物表达至高的感谢。

做喜欢的事情,但是不被社会接受,现实生活艰难。比起这样羞耻地活在世上,还不如去死。但即便羞耻,如果活得下去就活下去,我那时是这么想的。

因为我意识到,做了就是做了,如果彻底完蛋也不用后悔。这一点到现在都没变。比起那时,我现在肩负起了更多的责任,但是“如果彻底完蛋就上吊自杀”我这一最基本的大原则没有改变。当然,我不是一直这么认为的,说到底,它只像是我的最后保险。

在本应轻松愉快的文章里,难得出现了“自杀”与“死”之类不合时宜的话题。我再思考一下。

“死”是可怕的东西。

小时候有“死了怎么办”“不想死”这种非常普通的畏惧,我在被子里极度不安地望着天花板。那时,我切身体会到并思考源于重病等的死亡,不是“什么时候总会死的”这类死了心的想法,也并非理性地“接纳”死亡,而是真正感受死亡。这是一定要钝化的感受吧。

无论是皈依了特定的宗教或是无信仰,我认为,随着岁月流逝在自己的心中树立宗教观,可以形成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对我而言,我不认为“什么时候死都可以”,但常认为“无论何时,死了都是没办法的事”。多亏日常中常有这种混杂着觉悟与执念的感觉,我每天都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无论何时,死了都是没办法的事。”

天经地义。只是将其作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因为理性与知识,若要自己去接受它,面前有一道又深又广的沟壑。

每天播放的新闻报道着由于灾害、战争、争执、事故与疾病等死亡的人。最近有在光天化日下杀入的无差别杀人者,也有非常顽劣的年轻人因抢劫白领导致无辜者死亡。看到这些新闻,我虽然产生了“又来了”这样能感到自己精神钝化的感想,但这些新闻与自己并非没有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名字也会作为被害者出现在新闻里,那时我就会连自己的新闻都看不到了。

离开家之后可能会突然被车碾死,睡觉的时候可能会被坠毁的飞机压死既然可能发生这些意外事故我也可能因饮酒过度引发重症肝炎,也可能因过度吸烟使心情灰暗,肺部全黑,罹患肺癌。这些因自己而导致的死亡也近在身边,不可能不去想。

我明确意识到了这些。正因此,我想让度过的每一天都有意义。

好了,话题已经扯得够远了。对我在十年前天还没亮的时候感受到的焦躁,对我所想到的“上吊自杀”这一最后保险,想法如下:

虽然得到了这一道光,但生活当然不会有重大改变。虽说人生如戏,但是状况不可能轻易好转,过度的敏感会像薄膜一样盖住自己。但即便如此,也会活得再开心一点点吧。我没想过在享乐中度过人生,但想要活得开心。

我所喜欢的工作没有大起大落。我的依赖渐渐增强,一直从事这份工作至今。我可能就是因为这种可耻的骨气,在舍弃了许多"幸福"后好好地工作,才得到了幸福的真髓。骗你的。

多亏我减少了心中多余的负担,为工作整备出更多精力,工作本身才更有趣。工作毫无疑问比什么都开心。

可以乐于工作并保持这份心情,“上吊自杀”也从无意识中消失了,总之我认为这十年非常值得感谢,希望今后也如此。

自那个焦躁的黎明以来,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些许成功。仔细想想,曾经想要参与却没有实现的泡沫经济可能已经像一层薄膜盖住了我。我的“泡沫经济”可能还在继续。为了让气球不被扎破,现在更要让里面填满东西,我正考虑着这些不符合我性格的温和做法。

即便如此,如果到了不得不被扎破的时候,上吊就可以了吧。

感谢您的倾听。以上是我的“青年的主张”。

                                                                                                                             (1999. 9. 23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2017年我加入三个社团,其中一个就是猫叔小灶,所有业余时间都被学...
    程意凉阅读 1,136评论 18 30
  • 关于高三,有太多的记忆值得怀念,而今暂且不提那些让我开怀大笑的同时又让我热泪盈眶的往事。我想聊聊大学,聊聊我现在的...
    疯停了语顿了阅读 210评论 0 2
  • 《世事如烟》 文/六悦 前段时间余华的活着名句“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
    六悦茗阅读 430评论 0 0
  •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次又一个人出行,原本目的地是扬州,因买不到车票,就先转站到了镇江。去扬州,只是因为一句诗词,“烟...
    _浅墨_阅读 931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