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三)

那日龙颜大悦,皇上趁着酒兴,赐了德昌一个御前右翼大将军。赐了德盛一床“枯木龙吟”。德昌少年得志,满朝文武纷纷向卫国公祝贺,都说生子当如卫德昌。

德盛历来淡泊名利,喜欢纵情山水之间,狂放不羁。卫国公对这个儿子极端失望,幸好还有一个稳健听话的儿子,做父亲的只好把所有的光宗耀祖的希望放在德昌身上。

宴席结束之后,文武百官都各自离席回家,皇上单独留下卫国公,当晚君臣二人筹谋至夜半。原来近来匈奴猖獗,缕缕进犯边境,挑战国威。又因为近些年少有战事,边关管理松懈,疏于练兵,使得边关将士军心涣散,人人惰殆。听闻匈奴来犯,个个无心应战。身为皇上,这些年更是养尊处优,太子病弱。朝中更是没有可堪大任的俊杰。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招个驸马,代御驾出征,稳定军心。皇上认为德昌最为合适,而卫国公也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他如何能放过这个能令德昌光耀门楣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呢?于是君臣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当硕和长公主知道这件事时苦苦劝阻皇上,却于事无补。硕和当初就是被太上皇指婚给卫国公的兄长靖远大将军,后来他战死沙场,长公主便成了寡妇。她实在不愿六安再步自己的后尘,然而皇上一言九鼎,以国家社稷安危相挟,她又能怎样呢?

天真的六安以为一切都水到渠成,以为自己要嫁二师哥德盛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想父皇姑母平日里对自己从来都是宠爱有加,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哪怕是天上的星辰只要她六安想要,他们也定会想尽办法摘来给她。可是六安错了,大错特错。古往今来,女子都是政治的牺牲品,帝王家的女孩尤其。在国家社稷的安危面前六安的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于成为驸马,德昌是拒绝的。他一直都很清楚六安与弟弟从小到大情深意笃,两情相悦,他怎能夺去弟弟的终身幸福,怎能作出对不起弟弟的事情呢。然而君命父命难违,更不能置家国安危于不顾,他必须服从,只得服从。

那晚洞房花烛夜,德盛不知所踪。六安对着德昌哭得妆都花了,自然圆不了房。后来德昌好不容易把六安哄睡了,他自己睡在了地上。此后,六安总是躲在父皇赐给她新婚的院子里闭门不出,天天以泪洗面。卫国公让德昌多哄哄六安,时间长了就好了。也不知道德昌哄了没有,有用没用。总之一星期后,德昌酒醉磕破了额头,折断了腿骨,到了该出征的日子也没好。他派人四处找得盛,毕竟从小到大德盛去的地方他都知道。果然,没多久他派出的人就找到了德盛。兄弟情深的德盛秉明父母和朝廷愿意代兄出征,这件事一时间成为京城街头巷尾的美谈,成为说书以及文人乐府的创作素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卫国公家的两位双生公子德昌和德盛,德昌早了德盛半柱香的时间出生,所以德昌是哥哥,德盛是弟弟。兄弟俩身高外貌一般无二...
    长波微澜阅读 1,716评论 6 12
  • 六安那天坐在梳妆台前听她的硕和姑姑边为她梳头边唠叨:说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眼看到了及笄之年,普通人家的女孩子...
    长波微澜阅读 1,365评论 2 13
  • 大明洪武三年十一月初七日,征虏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信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浙江行中书省平章李文忠奉诏各自从北方班师回京...
    司马星耀阅读 13,926评论 2 5
  • 3.在敌人内部把文章做足 坚固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想要战胜对手,就应当了解对手,然后再逐渐把计策渗透到对手内部去...
    芯雨诚阅读 3,624评论 0 0
  • 3.在敌人内部把文章做足 坚固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想要战胜对手,就应当了解对手,然后再逐渐把计策渗透到对手内部去...
    芯雨诚阅读 4,0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