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秋风送爽,一缕桂香扑鼻,蓦然间,我们明白,中秋佳节,已经悄然而至。然而,如同过年一样,我们总是感觉今天的中秋佳节,缺少了那么一点味道。仅仅是年龄的原因吗?未必,或许,诗意的渐行渐远,才是关键。中秋佳节,原本就是诗意盎然的。
这一份盎然的诗意,首先源自她那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等是属于中国全民性的节日,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原本是一个祭祀节日。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拜月)”活动。到了唐代,中秋已成为官方和民间都相当重视的节日。北宋时,农历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显然,当时吃月饼只是一种形式,它所彰显的,却是一种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来形成的古老文化习俗,因此,其意义并不在吃,而在于烘托与强化那一种文化氛围,在于弘扬并传播那一种文化意识。一直到清朝,拜月的习俗,依旧盛行。当时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拜月就成了女性的专利。
这一份盎然的诗意,也在于融入了殷切的期盼。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就渐渐成为中秋节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它与“团圆”“折桂”“欢庆丰收”等密切相关。而无论是祭月、拜月还是赏月,这都流露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期盼。“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何等的美不胜收。
这一份盎然的诗意,更在于激发了文人们无尽的想象与创作。月,特别是中秋之月,可能是最受文人们关注的意象。由她而引发的诗句,不仅俯拾皆是,而且不乏脍炙人口之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仅仅是吟诵一遍,就足以让我们陶醉,就足以让我们心驰神往。
遗憾的是,今天的中秋节,其文化底色却是越来越淡,这首先存在着市场的因素。众多的厂家商家抓住中秋节这个“节赐良机”,炒热月饼市场,本无可非议。只不过,这过于抢眼的月饼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使大家对中秋节原有的文化内涵反倒淡漠了许多。与商家的“兴师动众”相比,社会其他层面,对中秋节的重视,尤其是对中秋佳节的文化底蕴的挖掘,显然有些滞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吟诵着这样的诗句,是不是只比吃上一块月饼,更有滋味?月饼确实好吃,但它不应该是中秋佳节的唯一,给中秋佳节打上厚重的文化底色,她就能够历久弥新、常过常新。
中秋佳节,就应该这样诗意盎然。重温那一份诗意,既熏陶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位,更引导我们发现美好,激励我们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