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的创作缘起
小时候喜欢读《红楼梦》的原因很单纯,就是觉得它美。特别是那些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但又个性迥异的姑娘们,而她们之所以美得如此晶莹剔透也许正是因为她们的身后有着最为阴暗的底色。似乎所有的美好都是悲剧性的,也许只有「短暂」才能「永恒」。而《红楼梦》后半部的遗失又为它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多年后再读《红楼梦》,越读越觉得美,越读越觉得震撼,越读越觉得无奈。作者以一种非常立体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呈现出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女儿世界,在这片纯洁如水的天地里,落花也好,流水也罢,如大观园里的一众女子一般,所有你能看到的「美」都是转瞬即逝的。
与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歌颂「生」的哲学不同,在《红楼梦》里,所有或繁华,或璀璨,或动人的部分都如茫茫夜空里闪烁的点点星光一般,逃不出暗夜的边际。死亡,本作为一个十分忌讳的话题,但在《红楼梦》里却一直作为最深沉的底色为「灵魂之美」的存在贯穿始终。正如小说的叙述方式一般,《红楼梦》的特别之处既不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不是一部罗列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而是一部灵魂的自述。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面对这样一部灵魂之作,仅仅因一种审美上的共鸣也值得我们倾尽全部心力去塑造这样一群美丽的姑娘。
最难得是创作冲动
《金陵十二钗》是我们创作的第一组软雕塑人物。在此之前,我们只做过半浮雕的软雕塑装饰墻画。但是我太渴望看到一种有情有景的全三维雕塑,于是在我莫名自信的鼓动下,我的搭档母上大人终于决定以此作为尝试。按理,以我们钟爱《红楼梦》的程度,本不该在一开始就以《红楼梦》为题材去创作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但是我和我妈都认为,创作的冲动和热情其实比技艺要难得的多,没有情感的作品不足以动人,不动人的艺术做的再精也终会被时间淘汰。
后来也确实证明,我们当年的冲动是对的。即使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是每过一段时间再看这组作品依然觉得很激动,虽然在技艺及经验方面有些地方并不是很成熟,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再做一遍,技艺当然是越来越精湛,但是一旦没有了当初那种不确定的兴奋与期待,艺术品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也很难被表达出来。
当然,在创作的过程中,12件雕塑,12个人物,我们还是把核心人物林黛玉和薛宝釵放在了最后去做。因为每一个人物都是在我们用心揣摩了很久之后一气呵成的。特别是林黛玉作为小说中的灵魂人物,从创作之初到完成这个作品的整个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妈是屏住呼吸制作,而我是屏住呼吸欣赏,生怕喘一口气就把她吹化了。
争议的就是经典的
虽然《红楼梦》已问世400多年,但林黛玉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却依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角色,但我认为没有不爱林黛玉的人,只有不理解林黛玉的人。正如没有人会否认薛宝钗的才能,但却未必认同她的生存哲学。与其说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个性迥异但都才华横溢的姑娘,不如说她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的化身,即「存在」与「生存」。林黛玉为了求真可以超越死亡的束缚以最自由的姿态藐视「生的规则」,而薛宝钗为了求稳不惜放弃自由的权利以最贤惠的德行证明「死的虚无」。林黛玉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仅震撼而且珍贵的「美」,而薛宝钗带给我们的则是以牺牲这种「美」为代价的一声叹息。
有人曾说薛宝钗是最后的赢家,无疑他是站在肯定「生」的立场上去得出一个他想要的结论。而于我个人而言,由于精神与审美的需要自然让我更钟爱林黛玉,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薛宝钗是完全持否定态度的。就如所有求真的人无法忍受虚假,而作假的人也痛恨较真的人不懂人生的无奈。但是无论我们各自的价值取向如何,作为一个人,「生存」与「存在」是永远无法割离的。而《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恰恰是在于它讲述的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故事。活着的人自然都无法回避「生存」的残酷,然而没有「存在」的人生又如何体现「生」的意义呢?《红楼梦》的悲剧性其实并不在于人,而在于一个时代。
惜黛玉,叹宝钗
「葬花」与「扑蝶」分别是描述黛玉和宝釵最经典的两个桥段,在创作《金陵十二釵》之前我并没有细想为什么「葬花」与「扑蝶」会成为经典,只是隐约觉得这是她们二人最真实最动人的一瞬间。后来在完成了所有的人物之后突然悟到,也许之所以经典和动人的原因恰恰是因为这两个桥段充分体现了她们对自己生命中所缺失的那部分的渴望,也是黛玉与宝钗作为一个「人」最真实的那部分。
一个是才情无与伦比的诗魂,一个是贤德无人能及的闺秀。要说她们内心有什么渴望,当然莫过于黛玉对生的留恋以及宝钗对自由的向往了。黛玉葬花,葬的不仅仅是花,而是叹息自己隐约可见的命运;宝钗扑蝶,扑的也不仅仅是蝶,而是留恋作为少女本该拥有的天真。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为同一首了。一个「叹」字所暗示的无奈,与一个「怜」字所透露出的疼惜,组成的便是这生亦难,死亦无的悲剧人生。
然而作者留给我们的却是不灭的精神与永恒的灵魂。这也正是我们想通过视觉艺术去表达的一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