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经历被催婚,我想对你说

距离春节还有141天。放在以前,你是不是对春节还有些许期待?

现在的你,不仅是不期待春节,甚至还有点害怕,害怕过年回去碰见热心的亲戚,害怕面对年迈的父母亲。

当那句“有对象了吗?”再次在饭桌上响起,你是否是低下头,然后假装非常专注地在吃饭,实则那句轻飘飘的话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落进了你的心里。

如果你正在经历被催婚,那么,我想对你说:

我知道,你不是不想去相亲,也不是不想去爱。只是,你害怕将就,害怕受伤,害怕失去自由和自我。

你想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希望双方是相互欣赏和彼此尊重的,而不是因为“过完年大一岁更难找了”这些话被迫做出选择和接受被安排好的结果。

每每说起这些话题,是不是你和父母双方都不开心,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争吵?

尤其是你接受安排去相亲了,父母还喋喋不休地追问:“给你发消息了吗?聊得怎么样呀?约出去见面了吗?不接触怎么知道好不好呢?”

我想说,首先,父母他们催婚是源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经验和对“稳定”的朴素向往,一定是没有恶意的;其次他们穷追不舍地催促,背后藏着爱和恐惧。他们害怕你孤单,害怕你未来没有依靠,你遇到困难了身边没有人照顾你,也害怕你错过他们眼中的“好时机”。

父母的这份爱,沉甸甸的,只是让人喘不过气的表达方式让这份爱变成了你沉重的负担。

我也知道,年龄、社会比较、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些都让你无比焦虑。尤其是在这个短视频横行的时代,我们一打开手机就被各种关于婚姻的话题包围。

关于这个话题:“结婚有什么好处?”被采访的女性,无一不是回答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自己肯定不会结婚,更不会放弃自己原有的事业而步入婚姻成为一名全职太太。

与此同时,“杀夫或杀妻案”、“家暴”、“教育成本高”、“带娃崩溃”等新闻也不断冲击着你的屏幕。

这些信息,像是一面放大镜,让婚姻中的风险和挑战被无限放大,让你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审视婚姻。

我想说,你有权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父母或者亲戚的催婚来临,你除了“左耳进右耳出”,还可以这样做的:

很多时候,你的焦虑来自于和父母长辈之间的“信息差”与“期望差”。试着找一个心平气和的时机,把你的真实想法和规划告诉他们,比如你对寻找合适的人的标准、你的职业规划、你对未来生活的构想等。

我相信,当你坦诚地沟通,让父母了解你的节奏和想法时,你会发现心里的那块沉重的石头好像放下了,焦虑也减轻了。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沟通,也是你和父母设立边界,和自己和解的过程。当你和父母可以相互理解,双方状态越方松,结果往往越好。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抗击相亲了。你不妨把“相亲”定义为“认识新朋友的一种方式”。在相亲过程中,你在了解别人,别人也在了解你。你是可以说“不”的,这不是挑剔,而是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的态度。

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一个时区。有的人25岁就成家立业了,有的人35岁才遇到真爱。慢一点没关系的,花会开,爱也会来。

最后,我想对你说:

在那个对的人出现之前,请先把自己活成一个完整、快乐、闪闪发光的人。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