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豆瓣简书的这些日子(散文)

     翻了一下,我在“豆瓣”“简书”上写文字已经有些日子了。7月27号发第一篇日志《有道菜叫“过油肉”,有个地方叫山西》,到今天,已经一个月。当时,简书的一个编辑说,豆瓣有人喜欢你的文字,你到那里发发。于是,就开始在豆瓣上写。

       豆瓣上发文,已经是8月2日,第一篇是《“作”的最高境界是下作》,到目前,两个平台已经各写了170803字。呵呵,很满意。很感谢简书和豆瓣两个平台,这么说有些矫情。但感情,应该论真不真,而不是论过不过吧。

        在简书上投稿,经常收到的是“您的文章XXX未能入选XXX,继续加油。”每天手机“嘀”的一响,就立刻抓起来看,然而看完就后悔了。但失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因为有希望,也就有了失望。这希望,就是对写作的喜欢。

       因为喜欢,那么退稿的沮丧,乃至读者的指责,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我第一篇上了简书和豆瓣首页的,是小说《我的爷爷》。这个故事是去年构思好了的,这篇小说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其中一个读者评论小说有老舍的特点,很让我自豪又忐忑了几天。这让我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写了这么多年,由于从来没有发表过(官方论文不算),也就不了解作者,也不了解自己。自嗨的文字固然得了乐趣,但这种乐趣与读者认可的乐趣相比,就显得单薄可怜。因此,我由衷感谢那些对我文章点评的朋友,他们真诚而善意的文字,给了我信心。

       到我《如果刺客有了趣》这篇文章上了首页后,褒贬夹杂着扑面而来,其中不免有一些刁钻尖刻的提问和指责。当时就觉得委屈和愤怒,觉得这些“恶意”有些吹毛求疵,很伤了自尊。但今晚,我给那些指出问题但用语尖锐的评论一一回复(那些单纯发泄的没有回复),比如我在文中写到“土豆”,而先秦时“土豆”还没有传入我国。去年写这篇时,只顾写得痛快,竟忘了这一细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疏忽。尽管那名读者用语尖刻,但人家说得对。而在学问上,只有真假,没有善恶。因此,我真诚感谢这些读者。对于纯粹为了发泄和“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的评论,始终没有回应。我想,就是他们说的不对吧,但他们认真地看完了我写的东西,这不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吗?就是发泄几句,也可以对我有所促进不是吗?所以,前天还有人劝我把评论关闭,现在想想,不关闭更好。无论是点赞,还是喷和批,我就一句话:欢迎。

       我一直在手机上敲文字,排版啊等等,我是一无所知。简书的一个编辑(原谅我不写他的笔名了)就发了很多的文字,详细地教我。这太让我感动了。以我在手机上一个个敲文字的幸苦,推想他(或她)也是一样的艰辛,这种感激就加重了许多。文字的意义,在于情蕴。这温暖给了我继续码字的力量。谢谢你,负责而暖心的文字。

       两个平台上,真是卧虎藏龙。经历的失败多了,我就开始看别人的作品。这一看,就想到了我是庄子笔下的的河伯,真想说一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学习吧,这是最正确的做法。

       我在简书豆瓣的这些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对于文字,我的喜欢与日俱增,尽管有过失落、沮丧、愤恨、委屈,但也有欣喜。正是这些使我更加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

       豆瓣,简书,给我支持和批评的朋友,谢谢你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树摘野果,皮肤常划破 下河摸鱼虾,螃蟹夹痛脚 爬上牛背唱山歌 往往被牛屁股颠下山坡 路见不平一声吼 帮助受霸凌欺...
    元气少女a阅读 531评论 14 60
  • 如果在大理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大晚上吃人民路的烧烤,并且要点一瓶大理啤酒; ​如果在大理遇见你,那么,我们...
    日光独倾城却少了旧人阅读 395评论 0 2
  • 又是凌晨了来写这篇日记, 此刻阿乙还在奋斗者,对面宿舍的灯还亮着。 这半个学期,我是真真切切什么都没有学到。书面作...
    不敢回看阅读 246评论 0 0
  • 马云: 人生,20岁没钱,那很正常; 30岁没钱,可能是没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40岁没钱,只能自己找原因。...
    SusanZeng阅读 88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