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讲构建心理咨询关系的三原则
真诚:我所说的和我所想的是一致的,我所想的和我所体验的是一致的
共情: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对方
无条件积极关注:我对你好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当咨询者与被咨询者在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就构建的信任关系,咨询者愿意也才能做到直抒胸臆。
人类社会,我们每一个个体不能脱离关系而独活,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无法摆脱的特性。但我们可以主宰的是,可以具备能力去分辨这段关系是在滋养着你还是损耗着你。衡量标准就是关系当中有多少是“有条件的关注”,有多少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理解这个概念后,我们可以远离损耗性的关系,而亲近滋养性的关系,去创造滋养型的关系,减少关系中的损耗。
我与它:当我把你看作是实现我的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的时候,关系就是“我与它”
我与你:当我放下了我的预期和目标,而与你相遇,这时的关系就是“我与你”
这些都是我们个人与外部世界(和别人)发生链接的方式,用滋养的方式去链接,因为关系双方都得到了滋养,情感的网络会越织越密,这时存在感就越强,就越幸福。反之,用损耗的方式去链接会造成情感的堵塞,网络自然就断了,链接点太少,存在感降低自然不会太幸福。
我们这一代人绝大部分都是在外部评价体系中长大的,也就是在“有条件关注”下长大的,我们为了外界的设定目标而努力奋斗,外部评价牵动我们的情绪和努力状态,一旦脱离开这个体系,我会一时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成为母亲不久就接触到了心理学,学习之初发现心理学如此重要,就打算好好在孩子这张洁白的纸上刻画一副美好的蓝图。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终于明白了“自我”是什么,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自我,于是惊觉,我怎么能在孩子的纸上作画呢,那不就是把我的自我强加给他而忽视了他的存在吗!
回想起童年的经历,多是被父母在“我与它”的关系下抚养长大。直到今天,我都是中年人了,父亲还是会以我愿意在他身上花多少钱来评判我对他的孝顺程度。他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他希望我用他的方式去填空,而我则被他的无视堵得胸口透不过气。
所以,我只能为自己作画,我所能给予孩子的,不是“我想要对你……”而是“我理解你想要……”“我愿意陪着你去……”
面对孩子,经常使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最终也会将这种方式传递给孩子,让他带着这样的方式去寻找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则,保持探索,而不是附带条件的回应他的需求。
再来重温文章开头关于爱的解释: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如果没有看到你的真实存在,理解和接纳也无从谈起。
理解和接纳是种怎样的感受?比如,我看到妈妈在极度不适应的南方闷热的夏季里,身体的不适给她带来何等的烦躁,她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来释放身体乃至内心的压抑;比如,我看到儿子对糖和玩具的需求,如果得不到,内心和身体都是无法平和的,他的渴望仿佛就是我的渴望,如果得到满足也填补了我的部分满足。
我想这就是共情,这就是爱,不仅是头脑上的理解,更是身体上的感受,所谓感同身受,就是这个意思。我能通过身体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快乐。
我和妈妈、孩子之间有一条很重要的桥梁,就是身体。如果没有身体的感知,无法做到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大脑的功能是分析评判,它只是工具,而身体则可以感知情绪和能量的流动。
你以为头脑中的东西,是你自己的,但其实常常是权威和文化传递给你的,这是由于“有条件的关注”在主导着我们。
身体层面的事,只有身体才知道,头脑无法代劳。
关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没有必要不能去抱怨父母,因为怪罪和抱怨对心灵的自我疗愈没有任何的帮助,只是在思维层面多加了一层评判。心理学是体会不是思考,是用身体,不是用大脑。
我所能做的是,辨别关系中带来损耗的部分,运用身体,选择正确的方式疗愈,减少放电;同时为自己充电:增加自己创造滋养性关系的能力,为自己编织幸福的链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