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成都听课,我发现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三位名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重视赏识教育,去年暑假听课,两位名师也提出教育学生,重在赏识,丁慈矿老师甚至戏称:反正口头奖励也不要钱,那多给学生带点儿高帽子又何妨。其实在平时教育学生中,我也在不停用到赏识教育,每年年初也会制定相应的奖赏措施,但却总在执行一段时间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失去兴趣,敷衍执行,进而导致奖赏措施没有意义,对此我也疑惑不解,经常思考改进措施。这次培训,听了管建刚老师讲座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管老师的赏识策略目的如此明确,计划如此周全,花样如此繁多,更重要的就是有一套完整的赏识体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