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说过: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的,而是以思想来划分的。
父母们想让我们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教师,而我们却想大展身手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父母们的积蓄靠的是省吃俭用和一点一滴的积攒,而我们却想告诉他们,对自己好点,别为了我们而苦了自己。
父母们的爱情可能是因为门当户对,因为适当的年龄而不得不结婚,而我们所想要的结婚只是因为爱情。
父母们生儿育女可能为了所谓的养儿防老,为了传宗接代,而我们关于要不要孩子都需要想一想,因为不想要为了完成任务而生孩子。
父母们认为一个孩子的教育关键在学校,在老师,而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更重要。
父母们认为让我们走最舒坦的路,吃最少的苦是为我们好,而我们认为,这种好对我们踏入社会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父母们认为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我们认为跑赢全程才最重要。
父母们认为给我们很多很多的零花钱我们会开心,而我们想要的是你们一点一滴的陪伴。
父母们认为早恋,学习不好,打架的孩子一定是坏孩子,而我们会探究是什么让他成为了坏孩子。
父母们不让我们跟那个坏孩子玩,而我们却认为他们很好,因为他们孝顺。
父母们会给家里的男孩子买房买车娶媳妇,而我们会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自己买车买房娶媳妇。
父母们不理解我们的想法,跟他们解释会被说成犟嘴,我们不求能得到你们的帮助,只求你们能做我们永远的支持者。
父母们认为穿破洞裤子是因为穷,而我们认为是潮流。
父母们认为我们永远呆在他们身边看得见的地方就是孝顺,而我们想带他们看一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父母们认为不要冒险就是安全,而我们认为生命本就是一个探索和冒险的过程。
父母们表面上乖巧懂事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叛逆粗鲁的一定是坏孩子,而我们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关键看内在。
父母们间的爱情讲求门当户对,而我们更追求三观相合。
父母认为25岁是结婚的最好年龄,而我们认为25岁是奋斗的最好年华。
父母认为过了25岁没结婚就是剩女了,而我们的眼里,人生不只有爱情,比爱情更重要的是自己。
父母认为剩女是因为太挑了才剩下来的,而我们只是因为不愿意将就接受一个和自己不和的人。
父母们看重自己爱的人,关注周围人的看法,而我们则更关注自己内心的看法。
父母们渴望让周围的人开心,而我们更想要自己过得开心。
父母们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而我们更宁愿自己宅在家里。
父母们认为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比朋友重要,而我们认为血缘并不是衡量重要与否的标准。
很喜欢《请回答,1988》里面的一句话: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是啊,父母们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子女。
什么是亲人呢?就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段关系,因为无法轻易的割舍这段感情。
所以,代沟什么的,没什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