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少女时代》中,长大以后的林真心,跟所有普通女人一样过着不算好也不算坏的生活,做着一份不算喜欢也不算讨厌的工作,不时要加班,跟相亲对象明知没有太多爱,但囿于世俗的标准不咸不淡地过着。对明知不合理也不愿意做的事情,越来越不会正面对抗。终究没有像少女时代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直到在茫茫人海中再次遇到初恋徐太宇,那个不再年轻的男人,真的为自己实现了对多年前“以后我叫刘德华唱给你听” 的承诺。
两人久别重逢,千言万语汇聚心头,却轻轻互道一声“好久不见”。最后这一幕不知让多少观众泪流满脸。
这似乎就是happy ending了。但为什么到最后的中年徐太宇要从王大陆换成言承旭?
一个不再年少轻狂,不再昂起下巴,眼角已经有细纹,穿着得体,温和有礼的男人。长大后的徐太宇,他成为刘德华演唱会赞助商代表,他有能力有资源为初恋女友实现梦想。他不再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再逞强斗勇,他懂得了整合社会资源,他懂得了成人社会的处世准则,他懂得依靠规则实现目的。
他似乎初心未变,但又似乎彻底改变。他终于成熟了,就像人群的中千千万万曾经与世界冲撞过最后又妥协的男人。
重逢之后这个男人,安全、温暖且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不是很好吗?
只是对比王大陆版徐太宇,那个莽莽撞撞却像闯进生命的一道光的少年,总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
那个少年,勇敢,张狂,自信,温暖。可以在阳光下畅快地笑,可以为了一个简单而纯粹的承诺夜夜苦读,可以为了喜欢女孩子的生日不顾一切,可以为了尊严跑操场五十圈体力不支也不肯折腰,可以不计利害只凭本心做事。
青春总会因为这样一个人,开始闪闪发亮。就像在校庆上疯狂的水球大战,徐太宇和林真心互相把水球砸到对方的身上。就像林真心没有考虑当众顶撞训导主任会不会影响她的升学、考试,一冲动就为徐太宇做了。
这样的锋芒毕露,这种随意飘荡,任意东西的恣意飞扬,这样一个人单枪匹马对抗世界的孤勇傥荡,也许只属于青春。
让人难以忘怀的不是徐太宇本身,而是那样肆无忌惮的青春,那如同阳光下疯长的向日葵那样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那成年以后被拘束的生活里,在日复一日加班中,在没有勇气说爱,没有勇气说不的世俗中那个差点被遗忘的诗和远方。
所以,明明知道言承旭版徐太宇代表的是更明智的人生选择,更靠谱安全的日子,只是在平淡生活中这样的故事看过太多了。在电影中更希望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去无所顾忌,奋斗,爱,自由,遇见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
很可惜,影片结尾徐太宇和千万普通人一样,也没有成为例外。
最初,世上有许多少年徐太宇。他们都是轻狂、磊落、潇洒、倔强、坦荡、热爱自由和自己的林真心、对世俗所渴求的一切满不在乎,肩上斜搭着长剑、酒葫芦晃荡在腰间、几缕乱发飘拂在鬓角、万丈阳光融化进笑声。
少年徐太宇们昂首阔步,迈进了各自的人生。然后他们和生活短兵相接。生活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在日复一日的磨损中改变人的模样。这种力量一直在改变我们,年少的我们却浑然不见。
正如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缘分其实薄如丝线,一念错过就是千山万水天涯;
正如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最后和我们相濡以沫一生的人,不是那些年一起在雨中疯狂奔跑的人;
正如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千里长棚无不散之筵席,那些相处的光阴,你弃如敝履时它任你挥霍,你珍若拱璧时它毫厘不予;
正如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只因喜欢而结婚、仅为热爱而工作,竟是生活里的最美好又最天真的希冀。
正如我们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世事往往弄人。
普通人长大成熟的故事总是这样:经过了各自的飞扬和落拓之后,徐太宇们收拾起一切,不再无遮无拦地笑,不再幻想奇遇,学会与平庸和睦相处,他们梳好了乱发,试图戒酒,投递简历,贷款房车,看领导脸色,理性权衡利弊,西装革履,并把衬衫塞进裤子里,因为要养家不敢随便跳槽。
像言承旭扮演的徐太宇,吃过生活苦头,曾因棱角现实铜墙铁壁撞得头破血流,最终被生活所驯服,过往的桀骜不驯都化为眼底的平静无波。他们最后成了某某某,成了此刻的你,在天涯某处安顿下来,沉默,并各自老去。
某一天,他们回忆当初飞扬跋扈的年华,直道一声青春荒唐。也许每天,在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长大很久的徐太宇又会遇到那样一个桀骜恣肆的少年。眼神,笑容,和往日的自己一模一样。一样昂着头哼着歌,莫名其妙地傻乐,吹着口哨在旁边经过。
但长大很久的徐太宇依然不动声色,略带倦意,凝重地,看着前方的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