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事做细

          读《爱上我的课堂有感(一)》

        在橘林读书会订的书,今天收到了。书是陈老师推荐的刘善娜老师的全套著作。拿到书正犹豫先看哪本的时候,陈老师在群里给出了建议:先读《爱上我的课堂》。翻看目录,这就是一个教师,日常教学的思与行,从目录里,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关于中途接班刘老师说开学第一个任务就是获得家长的肯定,使家校配合最大化。在学生报名当天,刘老师就给学生发下了,她早就准备好的“牵手共进”告家长书。从这里我读出了刘老师的细心和用心。我今年接手的这个四年级,也是中途接班。除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布置数学任务,再没有其他。与刘老师相比自己做的太少,考虑的极其不周全。

    关于作业签字的做法,真的是可以拿来就用。在签字和不签字的作业常规要求里,刘老师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引导意见,让家长认识到一件极小的事情里,原来有那么多的讲究,感受到教育无小事,同时为一些不知该怎样去关注孩子作业的家长提供了做法。刘老师真的是在用心做教育,把每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这让我想到了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我也写了十几年的反思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细想有以下原因,首先是任务要求,为了反思而反思。再就是反思零散,想到哪写到哪,今天想到这点就写这点,明天看到那点就思考那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既孤立、零散不成系统,又没有主题统领。这样就难免会出现有些问题多次反思、有些问题一次也没反思过。三是反思缺少深层思考、缺少理论支撑。

      写作群里,有老师和我有同样的疑问:“我们也一直在写,为什么跟刘善娜差距这么大?”陈文芳老师这样回复道:“最根本的差距只有一个,很多老师只写了这一篇,或者是零零散散写了一些,而刘善娜坚持写了9年(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几乎从未间断。最为重要的真相是,刘善娜老师是主题写作,而你是零散写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如果我们连一个房间的地都扫不好,又怎么能干成大事呢? 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
    杨丽萍说阅读 1,528评论 0 2
  •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这个星球上,想做大事的人有很多,尤其是男人,不干出一份惊天伟业似乎都不好意思昂首挺胸...
    天雨恋空阅读 487评论 0 1
  • 为了减少自己辛辛苦苦画的画被盗用,一直在研发一款经济实用省事的专属水印。 第三版草图,设计在一个药盒子内面。 鱼尾...
    手绘者焕新阅读 697评论 8 10
  • 把握关键,化繁为简 “简单”,真正的大智慧 短小精悍的语言,其效果事半功倍;而冗(rong)长空泛的语言,不仅于事...
    迷途大羊阅读 825评论 0 0
  • 上篇我们聊了社群。社群,不是简单的拉一帮人,而是明确的做一件事,找到那帮人。而我们所说的微信群、QQ群,不过是一个...
    拂晓大鹫阅读 2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