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洲水之畔
每天有限的时间,人们总是倡导多读经典,其实经典书目不是天生就是经典,而是后人读得多了才成为经典。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一文中指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也就是说,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是它能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因为读书,确实是件很私人的事情。
我在这件事情上,比较容易较真。较真的结果是,我看过的书,都毫不客气地住进了我的身体,影响着我的生活。
我读杜拉斯的《情人》就是这种感觉。
在二战之后的法国作家里,杜拉斯或许是作品被译为中文出版最多的一位作家。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是从《情人》开始拥趸杜拉斯。
2014年4月4日,在杜拉斯百年诞辰时,微博上曾经发生过一个有意思的插曲。
当天,央视新闻官微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天是法国小说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诞辰一百周年。杜拉斯的经典,哪句戳中你的心?配图为九宫格杜拉斯作品经典语句。
很快,亚马逊卓越公司的Kindle中国官微就指出:杜拉斯笔下经典层出,但Kindle友情提示,第一张图的书摘并非出自《情人》,而是出自陈丹燕所作《鱼和它的自行车》一书。
央视遭打脸,被网友戏称,央视不读书。在我看来,是杜拉斯及其所著的《情人》在中国读者心中的影响太大了,所以才会有如此趣闻产生。
《情人》这本书,你单纯从一个爱情故事的角度去看,未免有失偏颇。它虽带有作者本人的自传性质,但不等同于是自传体。
作者不会傻到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原原本本付诸于纸端告诉你,事情就是这么回事,你就相信吧?假使你真信了,那她肯定称不上一流的作家。
卖弄情怀太容易,而开启一种新的意识潮流却是需要勇气和才华做基础的。
国内作家王小波应该算得上杜拉斯的小迷弟了,也是杜拉斯在中国读者中的"活广告"。他称这本书的出现对他的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自言:现代小说有这样的杰作,人若不肯看小说,那是人的错,不是小说的错。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读过道乾先生的译笔,就算知道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
第一次读时,你会感到极大的震撼;但再带看挑剔的眼光重读几遍,就会发现没有一段的安排经不起推敲。
从全书第一句“我已经老了”,给人带来无限的沧桑感开始,到结尾的一句“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带来绝望的悲凉终结,感情的变化都在准确的控制之下。
我想,这就是杜拉斯本人及《情人》带给那些爱她、欣赏她以至于模仿她,在生活中困顿前行的人最大的魔力和改变。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法属殖民时期的印度支那。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白人少女,和一个中国富二代在金钱和情欲利诱下产生的情爱纠葛,一段历经半个世纪后的往事回忆录。
故事情节不断披露了白人少女悲苦凄惨的身世:早逝的爸爸,极度悲剧的妈妈,恶魔一样的大哥,懦弱的二哥。身边所爱的朋友,路上奔跑出来的疯女人,偷情的贵妇人……
情感纷繁,杂乱,看似毫无头绪,就如我们对过往岁月,某些难以启齿又欲一吐为快的心绪,隐而不宣,熬成文字,秘密就长了臂膀,不由人控制。
杜拉斯说:这是一本由不得自己写出而又舍我而去的书,它离开了我的双手被送出去,此后它就是它了。
在《情人》这个故事里,杜拉斯就像一个巫师,手持魔法棒,你的视线逃不过她的指引,指哪你就不由自主追随去哪。
她一会给你变出个法兰西风情的大花园,一会让你乘着法属豪华邮轮在湄公河快意畅行,一会眼前的人生全是荒芜绝望,一会又掉进的情欲的漩涡不能自拨。
它的故事情节跳跃起伏,层层递进,全书都做片段式叙述,不断穿插各种原生生活的背景,以非线性的姿态恣意妄为的自由落笔。
你才看了这一段白人少女正在爱得死去活来的还没断气,下一段她已经翻篇和你讲家常里短的生活琐碎。
她的恨,她的无可奈何。永远没有完结,没有交代,毫不客气,自信而骄傲的任由自己的情欲流动。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轮番上阵。"她"是主角,"我"也是主角,两条线齐头并进,看似没有逻辑,却是刻意安排。
对白人少女而言,左右皆是深渊的处境,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和一个异域男子纠缠不清,为了金钱,为了家庭,出卖了青春的肉体,无疑是没有退路的下下之策。
十五岁,渡船过河的那一天,这一段经历,她无法回避,永生难忘。
这种不以爱为名的爱情,说再多都逃不过物化的命运。
在这样一幅悲苦的人生长卷下,作者笔调清冷疏离,像勾勒一幅大写意的中国山水墨画,把内心绝望,凄凉,孤独的情绪收敛至幕后,读者一不小心,就要掉进她放荡不羁,离经叛道的性爱为主线的圈套中。
其中她在书中三番五次提到关于少女写作的梦想,语焉不详,唯恐避之不及又屡屡提及。
这就像我们特别在意一件事,要以绝对的形象示人之前,对它敬畏而没有把握时,总会瞻前顾后。
有人说读《情人》要念出声来,每一句话都像诗歌一样动听。这话不假,句子的生命力就在于可以念出来,还能打动你。
我们古人作诗,诗人念上许多遍,不断修改,觉得美了,歌姬才能付诸琴弦奏出动听的音乐。
这种诗意的节奏和音乐的韵律感完美结合的写作手法,完全不需要逻辑,重复就是她最大的武器。重复的节奏加强了情感的递进的力度,看似没有来由的转折,又合乎常理。
掩卷遐思,杜拉斯笔下的《情人》,就是一幅充满东南亚风情的浮世绘啊。
如果你把情人对照当下中国的日常语境,那你肯定低估了杜拉斯对情人的定义。
杜拉斯只能是杜拉斯,她的爱情惊世骇俗,恣意妄为。在她年近70岁的时候,接受了年仅27岁的大学生雅恩的追求,这个男人陪伴她走过人生最后二十多年的光阴。
在她的人生即将谢幕时,杜拉斯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雅恩·安德烈亚》,雅恩也完成了自己人生唯一一部作品《我的情人杜拉斯》。
所以,杜拉斯追求的是绝对纯粹的爱情,因为她有拥有这种爱情的资本。她用充满尊严的文字,写就了一段不被世俗认可的爱情的生命原始的力量和激情,令人兴奋和入迷。
作为一个一直以知识分子,严肃作家的面貌示人,在女人垂暮之年还能打破常规,获得巨大影响力和写作地位,足以看出她从来都是一个自我革新意识强烈的先锋派,不拘泥于传统和守旧,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这本特立独行的《情人》。
我开始担心,涉世未深的女孩读这本书,是否看得到这些,除了最原始的欲望,疯狂的身体表达?"反正我知道一般女人以为问题是在那里,我认为我不是"。
白人少女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自觉,即使身不由己的踏进一场没有结果的情爱漩涡,也没有沉醉其中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她谁也依附不了也不能依附,她始终尊属于自己。
我庆幸杜拉斯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74岁。最动荡不安的灵魂早已归于沉寂。
回忆,是PS的高手,像及了现在各种美颜APP。
年老的人,对于过往,更宽容,更坦然,也避免不了将记忆修图美化,她太了解女人,了解自己,早一步都是早,晚一步都不算晚。对人生的不确定从而激发她大胆求证的勇气。
如何读懂一本书,摒弃世俗的眼光,找到它最中心的意义?肯定是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你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对知识的更新速度和思维方式,都决定你从何种角度解读一本书。
从书中读到的收获,那是你成长起来的基石。
《情人》出版的第二年,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也得过这个奖的。
在此之前的一年,本书就销售了420万册,被翻译成42国语言。
由影帝梁家辉主演的《情人》更是让无数的影迷们叹为观止。
有兴趣的可以找来小说和电影,比对阅读欣赏。我相信收获肯定会大于时间上的付出,也不失为一种划算的娱乐消遣方式。
书中金句摘抄: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爱,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一种不老不死的欲望。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知道,女人美不美,不在衣裳服饰,不在美容修饰,不因为施用的香脂价钱贵不贵,穿戴珍奇宝物,高价的首饰之类。我知道问题不在这里。问题究竟何在,我也不知道。
我变老了,我突然发现我老了。 他也看到这一点,他说,你累了。
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