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江苏省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学画,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从这幅群马图中可见徐悲鸿打破了传统画马的造型程式,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明暗造型及解部学,并融于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之中,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写意画马技法。此幅画创作于1940年,时值抗日战争时期,他以遒的笔墨,将对中华民族奋起觉醒的热切期望倾注于群马当中。
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笔墨酣畅,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