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完晚饭没事儿,我就在支付宝整理一下最近几个月滴滴费用,发现十月份的一个费用数字470元,仔细想了一下是去合肥的,让我思考一番,遂有感而发!农村老人的离科技到底又多远?
事情是这样的,十月份带姥姥坐高铁去合肥,那时候也没疫情,八十岁的老人也没出过远门,所以没准备健康码,结果进不了站,买不了票,后来只能打了个长途滴滴去了。
我不是为了抱怨健康码,而是在想一个问题,今后农村老人出行怎么办呢?
在农村 我们身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几个识字的呢?
也都没有出过远门,身份证号码都不认识,怎么能记住呢?
在路上就联想起了科技创新到底给农村老人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毕竟农村老人基数最大,据国家老龄办统计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数达2.55亿,而占一般以上的比例都生活在农村,文盲率达90%。
最近又接二连三的出现老年人遇到新科技比较茫然,不知道怎么办的事儿?基本上农村老年人用的全是老年机,几十块钱上百块钱的那种,月租两三块钱!互联网时代,社区团购劫走了买菜的大妈,会销保健抢走了大爷,而这种便捷的科技却阻断了爷爷奶奶!
第一个:年轻人上街买菜扫码付款,老年人卖菜没有二维码,只能用儿子,媳妇儿 或孙子辈的。
结果辛辛苦苦卖了一天的菜,钱都去了孩子那里,事后给不给老天才知道。
最关键的问题是付没付款他们也不知道, 还要等孩子打电话过来 或者要给他看一眼付款凭证
所以我想对年轻人说, 遇到老年人, 买完东西 一定多等一分钟, 给他看一眼 ,这样他才放心
第二个:前几天河南发生了一件事儿 有个十七八的小女孩儿被骗了二十多万,钱花完了奶奶还被蒙在鼓里,祖孙两人相依为命。
父母因事故去世,被赔了二十多万,奶奶就存在银行,准备给孩子上学或结婚用。
存折放在自己手中,结果孩子绑上了支付宝,微信,给网红刷了十来万,又给自己的男朋友花了十多万。
直到奶奶要去医院看病,才发现就剩了几十块钱。这下可要了奶奶的命了,最后报案调查才知道一切都是孙女所为。
最后追讨回十万元,其他的再也没有了,奶奶就是想不通卡一直在自己手里 别人怎么取走的?
第三个:上个月在湖北宜昌一个老太太冒雨前去交医保, 柜台拒收现金的图片 大家应该有看到。
那我试问各位,我们的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 是不是也经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呢? 中国每天到底有多少老年人因为新科技被拒呢?
四:网红直播带货,无论是辛巴还是其他网红,他们都是新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行业,结果被骗的大部分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因为不懂,所以被坑。
新型的行业需要试运行,直播带货市场更要规范,完善,但是不能忽略老年人,特别是农村里的文盲老人!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年轻人都能很快接受,有部手机,一切不愁。
而老年人呢 ,也许在他们的意识里手里只是一个打电话的工具,开视频聊天儿感觉遥不可及。
他们不懂得线上支付,更不会直播购物,我们年轻人一定要细心教,或者回去多陪陪老人!
家庭有爱,才有动力,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淘汰为结果,从微信 、 滴滴、 抖音短视频,再到健康码。
确实方便了我们,却阻碍了他们,科技的进步对任何人都是体验,不分年龄。
但是事实却阻断了他们,由于文化,年龄的限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但是我们年轻人更不能忘记,老年人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标志是根基。
父母那代人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是枝干。科技创新更令人心潮澎湃!
而我们是新时代的产物,枝繁叶茂,我们是站在了他们的肩上才看到的风景。
风景虽好 、不要忘老、 关爱老人、身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