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招备考会的反思

对于历史的教学,我真的不懂,平时的上课,我就是听一节学习一节,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去交一节,这是平时的新课,虽然倍感压力,可孩子们总算争气,每次的考试都在前面。

  新课学完了,到了复习时刻,其实每个老师都不太喜欢上复习课,没有统一的模式,另外俗话说得好,“剩饭难烫”。复习了上不好,就是把过去只是知识点复习一遍,至多以思维导图的模式构建成知识体系。这样做,虽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可对于提高学生素养与能力来说作用不大。正反我困惑的时候,通过今天的培训,如醍醐灌顶。明白复习课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

1、对教材内容可挖掘  通过补充材料概括出辛亥革命的影响。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2、对历史细节的关注 运用好教材中的相关史实,设计恰当的问题。从问题中促使孩子们动脑思考,锻炼思维能力!

3、对变化内容的关注 讲到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说到中国共产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从九一八到新中国的成立,28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结论,再次证明“论从史出”。

4、对教材内容的追问  以工业革命为例,结合文本教材,设计如下问题: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业革命从哪一行业开始的?

(3)揭开工业革命的发明是什么?他的动力来源是什么?他能被称为机器吗?为什么?

(4)为什么称这场技术革命为“工业革命”?

5、 用单元导言命题  讲到的是工业革命带的三股进步潮流,相关的问题。

6、用教材图片命题 yi北伐战争(八上)中的图片为例,说明如何锻炼孩子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做下来反思今天的中招备考会,关键的是我们得认真备课,深挖教材,至于各种资料,仅仅是参考而已!真的是成功路上的捷径是——勤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