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路自己走

在万众创业的概念很火的时候,同样有一句话也很流行:腾讯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这句话可以有多个解读方式,比如意在强调腾讯的抄袭能力,比如用来表现腾讯的庞大流量。

这些都笔者都不太关系,只是在意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我的朋友去年创立的那家公司呢?

罗胖老师在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里说,这是因为大者恒大,强者恒强。

也就是股神巴菲特的复利效应。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意思是找到好的投资目标然后长时间的坚持,复利就会让这颗雪球越滚越大。 

复利,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选择。

在日本有个概念叫做,终身雇用。就是可以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的意思。

进而又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生涯賃金。

即,一个人的如果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直到退休,他的年收入和生涯总收入的大概估值就能计算出来。

好多日本人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对比他的年收入与所处年龄段的收入平均值。

每次我听到身边的日本人谈论这类话题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让我不禁想到<三体>里描述的“思想钢印”。

我甚至觉得这种“线性思维”的大面积思想固化,才是日本失去20年甚至30年的根本原因。

巴菲特说:“复利有点像从山上往下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是当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粘得适当紧,最后雪球就会很大很大。”

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数学算式来直观表述:(1+0.01)^365=37.78。

把这个算式展开来看,即(本金+收益率)^时间。

上面的计算式里头,本金是1,但如果本金是0.99呢?

1^365=1

如果本金是0.98呢?

0.99^365=0.026。

本金是0.97的时候,0.98^365=0.0006。

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本质原因或许就在这里。

我们对比一下这两个计算式:

(1+0.01)^10=1.10

(2+0,01)^10=1076

强者原本只是弱者的2倍,但是同样的成长率,同样的时间,强者将会成长为弱者的974倍左右。

更让人绝望的是:强者的认知水平比你更高,比你看的更远,比你更有先见之明和危机意识。

所以,比你强的人往往都比你更加努力。

数学,是个会魔术的学科。

如果你真的感到绝望,那么你真的要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甚至大可以罚自己不许吃晚饭。

因为上述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数学是个会魔术的学科。

比如下图这个段子。

关于复利的正确数学描述应该是:

你的成长:1x(1+0.01)^10=1.01

强者的成长:10x(1+0.01)^10=10.1

比你努力的强者的成长:10x(1+1.01)^10=10763

人生的最大加速器是成长率。

不管你现在是什么状况,你的机会都在这里:1x(1+1.01)^10=1076。

虽然大者恒大,强者恒强,但你也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两个命题


1)那要是我们的没办法提升成长率,只能保持0.01的话,还能不能好好玩耍?

成长率可以对应到物理当中的“加速度”这个概念来理解。

假设你现在是一台车,油门已经踩到底了没法再提速了,又该怎么办?

换个引擎?

没钱!

减轻车载重量?

没法再抛弃更多了!

那还有办法吗?

有,走下坡路!即,重力加速度,或者说重力所带来的势能。

翻译过来就是:

迎合时代的趋势,获得势能的加持突破极限,提升成长率。

比如现在区块链带来了新的一轮技术变革,这种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任何一家没有参与进来的企业都会被摔掉好几条街。

这个判断并不是源自我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相反的,我只是一个区块链小白而已,根本就弄不清楚这个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这并不妨碍我做出这个判断。

<文明是副产品>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一夫一妻制只不过是生物演化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产物。

演化,才是目的,却诞生了一夫一妻制这样的文明。

同理,参与区块链演化过程,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的技术变革。但不管这个结果是否成功,也必将会衍生出一个副产品。

而这个副产品必定会成为提升成长率的因素之一。


2)那如果有些人就是看不明白时代的趋势,找不到下坡路又该怎么办?

找人拉你一把!

农业机械里面有一种设备叫做“拖拉机”(tractor)。作用就如字意:拖拉。

本身既不能插秧播种,也不能收割施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农业机械之一。

因为它可以拖着其他设备一起工作。

比如下图这张,拖拉机搭载一个整地机,农民就不用赶着牛去犁地了。

图片来自网络

也可以搭载一个施肥机,一起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拖拉机就像是一个平台,可以搭载许多设备,也需要搭载许多设备,否则就没法工作了。

你不需要同时成为拖拉机和搭载设备。可以选择在整地机行业里做的出色,也可以在施肥机里引人注目,与拖拉机形成互补关系。

成为一个平台很有难度,但是做好自己,成为一个小而美的超级个体确实相对容易的。

在逻辑思维初期,罗胖老师就说他们的发展策略: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把做出来的产品搭载到优酷,喜马拉雅等各个平台上。

现在他们发展成了平台,也搭载了许多外挂,比如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等等。

就像罗胖老师在跨年演讲上说的那样:

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你不用急着出发,因为你会被抵达。


2018年的第一时间,当我在现场听完罗胖老师的演讲之后,心情是挺复杂的。

作为一个罗辑思维忠实用户,看着它从一个最好的自媒体成长为最好的知识平台,整个过程给我的感觉就是4个字“太自然了”。好像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一蹴而就的一样。

但真实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的,对比我自身的情况就知道了。

当我还在想如何成为一个小而美的USB时,罗辑思维已经鸟枪换大炮,给自己换了个大功率引擎,发展成了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平台。

成为一个好USB是必经的发展阶段,但正如罗辑思维的发展史一样,鸟枪换炮才是更好发展方式。

就好像火热的区块链投资。

普通人是在二级市场买币投资。

强者则是忙着私募代投,稳赚不赔。

而超级强者已经直接开了交易平台坐庄,你们怎么玩都行,反正我最赚。

这里并不是在抱怨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资格。

重点是无论选择哪个发展方向,提升成长率的最好方法只有一个: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