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前几日弟弟结婚的照片,照片里大家都笑的很开心,大家站列分为三排,第一排是三个老人,第二排是中年人和年轻人混杂,第三排是个子较高的年轻人。大家挤作一团框在了这小小的照片里。第一排的一个是奶奶,另外两个老人,爸爸妈妈怎么会请他们来这里呢?
犹记得,我还非常小。记忆模糊时,在村子里,我家里属于富农,是开厂诈兰花豆的老板,村里人都为我们家打工,父母太忙专门给我们请了做饭的保姆,那时候,我们都十分挑食,村里人也对我们很好。但当政府下令遏制大家开厂,说是因为做豆子,产生大家的污染,导致环境不合格,所以禁令在村里设厂。爸妈也就是从这时,颓了下来,每天都出门不知道忙活什么。也就是这时,我们街里邻居的关系也没有以前那样好。我家房子后就是水水家的房子,水水婆婆和爹爹他们非常喜欢和人说话,小时候的我就经常被问询,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只喜欢弟弟不喜欢你啊。以及你家保姆每天给你做什么吃啊。他们似乎对别人家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这个村里的人只要经过他家,或者是路上遇到了,都会很热情的闲聊。但是我没怎么看到有人主动去他家坐着聊半天的,但是村子前的丹丹家却总是很多人不同时候去她家聊家常。
那一次,由于弟弟年纪小,婆婆照顾它,它到处走走到了后面水水婆婆家,水水婆婆看到颤颤巍巍的弟弟在带着泥和水的地上说,诶呦,王家的大乖孙,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弟弟看了她一眼没有理她,水水婆婆继续说,你婆婆是去打牌不管你了么。诶呦,爸爸妈妈走了不要你了。你婆婆也不要你了哟。说完就斜眼瞅着弟弟,似乎等到弟弟的哭泣就是对她无声的奖励。弟弟在地上挖了一把泥,然后走到她什么,啪的打在她身上,然后离开。没想到没走几步,就听到水水婆婆的尖叫,‘你这个小崽子,有娘生没娘养”,然后把弟弟抓起来丢的飞远。掉落在地上的弟弟,哇的哭了起来,趴在半湿润的地上,脸上都沾了点泥。弟弟的放肆大哭声终于引来了婆婆,婆婆看到孙子躺在地上,立马就大骂起来,“你多大年纪了还欺负小孩,你到底是不是人”“你家小孩没人教,把泥都巴在大人身上,自己不管好孩子怪别个。”“你能打孩子么,孩子出了什么事...“
在喧喧嚷嚷之间,水水爹爹也加入了水水婆婆队伍,在双方都高声调的强输出中,婆婆抱走了弟弟。
而二十八年后的弟弟婚礼的日子,我看水水婆婆个爹爹两个八十多岁的关系 并不好的人竟然站在婆婆身旁,出现在第一排的照片里,跨越了三个省,由湖北到四川出现在弟弟婚礼上。婚礼后他们还要回村。这是问什么呢?
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询问和调查,才发现大家众说纷纭但有共同一致的观点,大家都顺了他们一程,但大家都不喜欢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请他们来。不喜欢他们主要是他们确实没做几件好事,对大龄已婚人士,当着大家的面问别人为啥不生孩子,还说不生孩子对不起祖宗三代。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身体原因,但是水水婆婆就是当着众人去为难他们,看别人尴尬他们似乎觉得能够得到快乐一般。再者,别人家小孩大学毕业请吃饭,他们是一分钱不愿意改,还带着几个邻村的老人去吃喝,说是有喜事多多益善。搞得别人临时多家了一桌。再者,在路上他们是啥也不买啥也不花钱,硬是别人饿蹭一口,别人渴多加瓶水,特别是晚上住房问题硬是让人家大老板给他们加了房。连路上的零食也都是他们让婆婆一个老人去把他们那份也买了的。路上,没花一分一毫。
最终我问这件事情,合计时。大家絮絮叨叨,居然同一种情绪聊了不同的内容两三个小时。只能说,只要你敢说只要你能说,在中年人顾及脸面的世界里你天下无敌。
但是弟弟娶的新娘,可是年轻人,就完全可以解决这样的老年人。
一代和一代的思维隔离,在这件事情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也是属于中年人那一拨,我要像年轻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