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西方思想》第三章2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把知识分三类:

理论(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实践(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创造(诗学) 延续至今

逻辑学:

核心-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前提的真理得出的结论(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他是要死的) 否认有适合任何学科的共同的方法论。(对实验科学毫无用处的,因为实验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发现,而不是从公认的前提得到形式证明)

形而上学:(由公元前1世纪逍遥学派的哲学家:罗德岛的安德罗尼科斯激发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兴趣所提及)

现实:一种存在方式,某物能产生其他种种事物,或者为它们所产生

潜能:引起变化的能力(小孩长成大人、树木成为木材房屋等)

现实和潜能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四因理论:

针对柏拉图的理式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取而代之

物质因(形成某物的物质东西)、形式因(事物采取的形式如:雕像、碟子)、动力因(引起变化的动因、事物的形成者、变化的致变者)、目的因

不动的推动者:

致使其他事物改变而自身不会受任何改变

人性与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对伦理的理解更多和习惯(某种内在的品行和能力)与品质相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