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我希望记住所有知识,但是大脑就是忘记了呢?
如果电脑运行程序超过内置最大内存,那么电脑会卡住甚至当机重启。其实人类大脑也是有最大运行内存,同时提取信息太多也会导致头疼和当机。假如我们人类拥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考试看起来不再是困难的事情,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继续回答第一题:一加一等于几,我们那过目不忘的大脑会把当初记忆一加一的所有细节都提取出来,比如当时学习一加一的那天天气、早饭吃了什么、那时候同桌干了什么等等。这一切会被全部提取出来,最终一加一的题目没做出来,大脑反而当机了。
遗忘就是保护大脑不会被杂乱的信息所占用。胡思乱想之所以会让人失去动力,就是胡思乱想产生的杂乱无效信息会消耗大脑太多的能量,从而让我们放弃思考和行动。
看到了,读过了,不代表你大脑就存储了这信息。正如我的大脑不会记住马路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细节。
2 大脑会主动遗忘一些痛苦来自我保护
背诵单词很痛苦,那大脑帮你解决痛苦—忘记。
很多宝妈们想要二胎的时候,会选择性忘记第一次生产的痛苦。
很多刚截肢刚瘫痪的人,一开始很痛苦,之后会恢复到正常人水平。
失恋的人再痛苦,一段时间后反而会觉得当初自己很傻。
3 大脑为什么要有选择性地记忆和遗忘
大脑的记忆机制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编码的记忆机制。每个人的记忆机制不一样。比如路过一个美女,有的人大脑记住身材,有的人记住打扮和搭配,有的人闻到了香水味,而有的人啥也没记住。
对于这么一个美女,如果只记住美女,很容易。如果要记住美女的身材、样貌、打扮,就稍微有点小费劲。如果要记住美女的姓名、来历、过往、喜好,那就很吃力。如果要记住这个美女的一切信息,对不起,你的大脑会爆炸。《生命3. 0》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信息大概100T以上。就算这个人的肉体和死亡了,留给后代的DNA也有10GB的信息,这10G信息包括身高、样貌、智力以及几十万年繁衍遗传来的一些本能信息。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很多信息。如果问昨晚路上碰见的那个陌生人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我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天天这么记忆身边的一切事物。
4 如何才能更好的记忆
参照我们身体如何发育的,就是吃进去很多东西,吸取一些需要的,剩下的就排出去。当我们输入杂乱、无序的信息,我们要提取出我们想要的关键信息,编码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至于一些重复、不必要的信息则淘汰、遗忘掉。这个输入—编码—输出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
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或许可以帮你应付一部分文科,但是理科这种抽象知识真的需要理解消化才能取得好成绩。在社会生活中,人或者事物都是比书本上的知识复杂一百倍,这个时候更需要学会如何消化、编码和适应。
所以对于复杂的信息来说,与其说是大脑在记忆,还不如说是大脑在编码。
5 大脑与未来的人工智能
最近流行的人工智能其实是人类在教机器学习,计算机之所以在记忆和逻辑计算上吊打人类,是因为计算机把所有的信息编码为二进制,你可以让计算机用二进制存储一万张照片,但是不能让计算机说出一张照片的内容,除非通过某些专门程序让计算机识别,这就是AI识别。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视频,它们对于计算机都是二进制的信息。
计算机之所以在运行大型游戏或者高清视频会特别消耗计算资源,是因为每秒需要渲染处理N帧画面,每个画面是由N亿次二进制组成。而大脑在想象一些情节或者画面的时候反而比计算机更有优势。
现在人工智能看起来很厉害,比如作业帮,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扫一下,就会搜索相应的题目和答案;华为手机AI可以截图翻译、识别卡路里。这些人工智能本质上还是对信息进行二进制处理,并不是跟大脑一样调取相关记忆直接识别。
简单的来说,计算机可以很容易处理亿万次级别的大数据,但是在图像、语言、情绪识别这些抽象项目上还不如人类幼儿的水平。
结语
遗忘是大脑自我保护的功能,合理利用遗忘可以提升幸福感。
如果想对抗遗忘功能就需要学会编码,否则我们无法输入和存储那么多信息,如同计算机编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