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时光十分短暂,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让时间变得有些短,好像还有许多未完成的计划等着自己去实现,而这只有留给下个暑假了。
寒假第一天,我睡到很晚才起床,心想终于不上学了也不用早早起床跑操了,真好,我在睡梦中,听见我的电话铃响,我接完电话才知道是我初中同学,说下午同学聚会我便答应了,即使进入了高中,初中的同学感情依旧坚固。趁着寒假难得的休息,大家聚在一起谈谈自己学校里的故事,好像彼此间的距离又近了。而和高中同学的小队活动也十分好玩。人际交往让寒假中的我们毫不孤单。
在寒假的这段日子里,我先写完学校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剩下的时间我有时练练钢琴。有时,陪妹妹写作业。有时,画画。有时,练练字。无聊时,我就会躲在被窝里看着几本书,每本书的内容都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有时看完后,会忍不住想再看第二次。寒假的日子里,我看了五六本书,有的跟同学借的,有的买的,虽然一本都几百块,但是我觉得值得,因为有时你看完一次后,故事如果感动了你,你就会一看再看,自己买也可以保留起来,等自己想看时再拿起来看!
寒假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过年,一进腊月门,你就会看到人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年货。商店里,挤满了顾客,有的是为了孩子和老人挑选,有的则为了自己挑选。不一会儿,一件件款式新颖,式样独特的衣服就被抢购一空了。
超市里人山人海。来购物的人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拎着大包小包。超市又增加了几个收款机,但还是不够用。这可把收银员给忙坏了。售货员不停地增加货柜里的东西,忙得不可开交。
我国春节有许多风俗习惯,贴春联就是其中一种,大家都上街挑选春联,经过一翻精挑细选过后,选定自己满意的春联回家贴上。各家各户都贴上喜气的春联,以此来祝福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运。
除了穿新衣服,小孩子们最高兴的事要数收红包了。每年都可以收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用它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你说小孩子高兴不高兴?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我们便坐在炕上听奶奶讲那一代过年是啥样子的,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都有,奶奶给我说她那一代过年能吃上白面馒头就不错了……
除夕夜上,一顿年夜饭将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虽说是自家的粗茶淡饭(饺子),可是意义却是难以衡量的。孩子们都喜欢放炮,我虽然不喜欢放烟花,可是看烟花的乐趣也令人难以割舍。随着春晚里鼓声、钟声的临近,五彩的烟花绽放在夜幕中,将深蓝的夜空染得五彩斑斓,美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日子吧,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一晃就到了元宵节,元宵节虽然没有春节热闹的气氛,没有春节红火的喜庆,也比不上春节的历史悠久,但它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含义。
因为元宵节紧挨着春节,所以在我们这里,从春节前夕一直到元宵节,近一个月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忙碌着、却很开心的过着盛大的节日,直到元宵节完,这热闹、欢快的气氛才渐渐平息下来。小时候,在我心中,我只知道元宵节像春节一样热闹,一样有趣。
记得有一句古语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每次还没到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做准备,买烟花,买元宵,买花灯,有些心灵手巧的人便会自己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花灯,还有些人自己在家做元宵,就只为了那一天而做准备。
正月十五日那一天早晨还算清静,可以到中午,刚吃过晚饭后,街上礼炮声便不停,我和妹妹便趴在窗户上看烟花,烟花五颜六色,要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子的,美丽极了。
正月十六日,俗话说就是已婚的女儿回娘家,我们一家子中午便在奶奶家吃的饺子。
就这样,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寒假生活的点点滴滴,美好的时光,到这里也该结束。接下来开学时就不能懒散了,该用功的把书读好!把在寒假生活里所发生的美好时光,全都存进去我的脑海里,让他们变成一个回忆!也把我的寒假生活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