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和旅游市场需求释放的驱使下,在传统地产走入白银时代急需寻找新的转型方向时,文旅地产作为一个绝佳选项,也将随之迎来黄金时代。
文旅地产是由“文旅”和“地产”两个词组成的,是依托周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而建的,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生活于一体的置业项目。文化被视为文旅地产的灵魂。这一点已经在行业内达成共识,通过文化符号、文化演艺、文化特色的包装和塑造,文旅地产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标签。
然而过去的文旅地产过度依托自然资源,本末倒置。以海南为例,作为文旅地产的先行者,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挖掘和宣传不够,导致缺乏本土文化支撑的优质自然资源竞争力下降。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生活走向小康富裕的层次后,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满足感,未来旅游的发展也将转向文化体验的方向。这就要求地产商逐渐回归文旅的本质,改变运营模式,发展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不能老想着赚快钱。
匠造的生活方式
以阿那亚为例,成功的关键在于从快到慢的改变,从追求利润到稳定现金流,从营销导向转变为运营导向,从传统的提供单一不动产到提供场所和内容,形成可供交际的社群概念。
说起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你可能不知所云,但你一定听过“世界上最孤独的图书馆”。这就是阿那亚项目团队从接盘到营销花费一年半的时间用心打磨的项目体验,就是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精神成就了阿那亚。
再说到绿城·苏州桃花源和桃李春风,在我看来两者之间是有同质特点的。都以素雅纯净的粉墙黛瓦为建筑核心元素,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打造出小桥流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江南意境宅院之美,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实现宅院合一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走进桃花源还是走进桃李春风,给人第一感觉都是美,美得不真实,好像做梦一样,只在梦里踏足过。足以让繁忙的都市人一见倾心,对小桥流水人家的向往,成了都市人隽永的乡愁,桃花源恰好触碰到了。
无论是阿那亚,还是桃李春风,卖的都不是房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谁能独具慧眼的捕捉到受众向往的生活方式,并且独具匠心的打造出来,就能赢得客群的青睐。即使现代人的眼光再挑剔,审美还是有迹可循的,要善于发现美,然后成为美。
小镇的成功模式
以安徽宏村、云南丽江、浙江乌镇、古北水镇、凤凰古镇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古镇,发展关键在于小镇的良性运营、与居民的文化互动和客户的文化体验。难点也在于此,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谁能在开发中实现对古建筑古文物和原生态民俗文化的保护,并准确定位和解读小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谁就能取得成功。
乌镇模式的成功首先在于定位,发展之初就看到了小镇开发的同质化现象,本着克制“泛商业化”的理念,着力挖掘深度和厚度,采用修旧如旧、整修如故的原则,用匠心篆刻人文内核,打造文化乌镇。
乌镇戏剧节的举办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也把乌镇推到了中国的前列,未来的乌镇更将是国际的。被称为乌镇包工头的陈向宏说过:乌镇戏剧节的未来就是国际戏剧节。
其实周庄、同里开发在前,乌镇之所以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离不开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只有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
古北水镇则是乌镇模式的翻版。同一个专业化运作团队,同类的设计规划模式,当然也获得了同样的成功。可复制的成功,也是成功的一种。
文旅的借鉴方式
有关数据显示,大型和小型文旅项目占比逐年提升,在可预测的未来,文旅地产将走向两极化。一种是以上海迪斯尼为例的“极大型”文旅项目,另一种是以上海田子坊为例的“极小型”文旅项目。
迪士尼模式主要是区域综合开发和产业链布局的两相结合,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及度假村、影视娱乐、衍生消费品以及互动交互这五大业务板块共同构建了迪士尼可以流转、增值的生态版图。
上海田子坊是根据现代需求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类似的还有成都宽窄巷子。另一种是完全通过创意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富有时尚气息的旅游产品,比如北京798艺术区。
上述的成功模式都将是未来文旅地产发展中可能借鉴的方式。文旅地产不论大小,都要精准定位,寻找文化和产业的关键点、独特性、唯一性,然后深耕为项目的灵魂,这是所有成功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