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腕关节近侧列的动态特性
如果在内收和外展时比较手舟骨-月骨的耦合运动,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两块骨之间呈现出相反的变化。在外展运动中手舟骨的功能面减少,在放射影像上看去好像一个指环,而月骨的功能面却在增加。
相反的情况出现在内收运动中。由腕部两个关节的屈曲-伸展运动,导致如下变化:
※在外展运动中(图4-83和图4-84),桡腕关节的屈曲被腕中关节的伸展所抵消。
※相反地,在内收运动中(图4-85和图4-86),桡腕关节的伸展被腕中关节的屈曲所抵消。
所以根据逻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腕关节的屈曲与桡腕关节外展以及腕中关节的内收相联合。
※腕关节的伸展与桡腕关节的内收及腕中关节的外展相联合。
因此证明了Henke提出的机制。
关于钩骨近侧极的形态和位置,影像学统计研究证实,大多数人(约71%)的钩骨有个小关节面与月骨始终接触(图4-87),它能更好地传递压力。只有少数人(约 29%)的钩骨近侧极是尖的(图4-88),只有在内收情况下才与月骨相接触。
⑤插入部分
腕骨的近侧列比远侧列更稳定,实际上几乎可以将它看作一个整体。它位于前臂腕关节的凹面和远侧列之间。因此我们称其为插入部分【翻译待定】。如图所示(图4-89前面观),近侧列上没有肌肉附着,通过骨间韧带连接,收到的压力来自其毗邻结构。当近侧列作为一个单一结构,在远侧列和桡骨关节面之间被压缩时,组成它的3块骨在屈曲时向前倾斜(图4-90外侧观),并拉伸掌骨间韧带(双黄箭头)和后桡腕关节(双蓝箭头)。这3块骨通过外侧的手舟骨-月骨韧带和内侧的三角骨-月骨韧带连接起来,它们的倾斜运动并不相同:
※手舟骨躺倒的角度比1/2月骨向前倾斜的角度更大,并且它围绕头状骨的头部(图4-89)轻度旋前(蓝色箭头)。
※三角骨沿螺旋形路径在钩骨近端表面滑动,并轻度旋转至旋后位(蓝色箭头)。
另外,在这些运动中,三角骨被它的以下掌侧韧带所支配(4-91):
※头状骨-三角骨韧带,该韧带形成了Poirier’s V形空间(1)的内侧臂。
※三角骨-头状骨韧带(2)。
※钩骨-三角骨韧带(3)。
三角骨的运动被“三角吊带”所支配,其前束(4)和后束(5)(移除了桡骨后)可以在图示中看到。这个吊带将钩骨联合屈曲和旋后运动后的螺旋运动传递给了三角骨(图4-92,移除了头状骨后的外侧观)。
在内收运动时,由于三角骨在手掌韧带作用下旋后,尤其是由于Poirier’s V 形空间的外侧臂(红色箭头)因素,这个运动会显示的更清晰(图4-93)。
与此同时,由于尺骨的背离,尺骨头部和三角骨之间的间隙变窄,形成三角骨和钩骨之间有用内侧空间。总的来说,腕骨中间部分的总体高度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