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三境界,你在哪一层?

这段时间有了写作的欲望,便为督促自己参加了日更的挑战,以便让自己免于懈怠,虽是每天写些东西,却自知自己所写和写作两字相差甚远,期间有过放弃的念头,也有写不出东西的迷茫,有时也不禁问自己意义何在。

  这不禁让我想起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文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三种境界被很多人看成是治学的境界,也有人将其引申为我们人生的三种境界,其中各有道理,以此自勉受益颇多。我想这用于写作的三境界也是如此。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将第一境界是为“立”,对于刚刚开始决定写作时,不免出现困惑和迷茫,就如同现在的我,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但我们既然决定要去写作,便要执着于这份追求,有了前行的方向,更要有走下去的决心,这便是开始写作的“立”。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将第二境界是为“守”,这正是我将要步入的境界,有了写作的决心,便是在这条漫漫长路去跋涉,去坚持,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保持初衷,即使在写作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也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将第三境界是为:“得”,我想日后能在写作上有所成,最终有所得,现在想来还有些遥遥无期,但这种境界却是我们每个写作者的追求,在千百次的寻觅中,终得一遇,那时何等的喜悦和畅快。

不知道你现在正处在哪一境界中,愿所有执着于写作的你们,终能在寻他千百度后,那人正好在你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