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妍家的移民(1)为什么要搬走

小妍一家四口,从中国搬到加拿大这两年,总有亲朋好友来询问,为什么要移民啊?两个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啊?教育区别在哪里啊?受没受到歧视啊?赚钱容易吗?林林种种……
前几天午休聊起这个话题,老板说“那就把它写下来吧”。于是有了今天的(1),后续不定期更新哦。

                  《小妍家的移民》

老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的出国之心也非一朝之念。高中时候我就想“离家出走”,当时跟父母说,大学我要去上海读,因为我在沈阳出生,高中之前北方的城市去过很多,所以在北京、上海这两个高校云集的城市中选择了上海,原因简单到近乎幼稚“离家远,我没去过。”

但是,似乎从那时起,或者从更早的时间起,我内心就住着个不安定分子。后来结婚生女,6年间我们搬了三次家,上海-沈阳-昆明-烟台,这期间我家老二也出生了。但是,此番折腾并不能解决困扰我们,也许同样也困扰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咱们慢慢说:

                            雾霾

2012年之前,我只知道天气不太好,灰蒙蒙的,但是没有雾霾这个概念,那时老大2岁,我们坚持让她每天户外玩至少一小时,即使在冬天,即使在“天气不太好”的时候,结果肺炎,扎点滴,之后便开启了漫长的斗争,和谁?和咳嗽!

最开始是夏天连续3个月咳嗽,原因是过敏,而过敏原是鸡蛋牛奶,之后是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咳嗽流鼻涕就没有间断过。

在一个公众号里,我不想单纯的把原因归结于雾霾或者蛋奶的问题,因为毕竟“过敏”是个复杂的医学问题,原因不详,自愈过程也不详,而且老外过敏源更是奇葩,坚果过敏、洋葱过敏……甚至闻都不能闻。

但是,我家大宝的亲身经历就是来加拿大之后冬天只是偶尔感冒,一年半发烧一次,蛋奶随便吃不咳嗽。

                            代购

这事要从我刚工作讲起,大约2007/2008年,某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发酵,公司里一片恐慌。

从来只聊工作的技术部经理Daniel老大,在午休时候为我们讲了这个故事,那时,上海各大医院免为婴幼儿检查是否受三聚氰胺影响,他虽然喝的是多**这个洋品牌,也难免担心,还是带孩子去做检查了,结果是好的,他长舒口气,说幸好没喝某鹿。

清晰地记得那时他说,“不是因为我在美国留学,还工作了8年才这么崇洋媚外,但是能给孩子用国外品牌的,就尽量用吧。”

那时,代购还没流行起来,否则,以我们Daniel老大的人脉,从美国运奶粉给娃吃,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

而就是2-3年后,我生娃了,找朋友从国外买奶粉就成了周围几乎每个妈妈都在做的事情,而且到我家老二出生的时候,代购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尿不湿、不含BPA的奶瓶、辅食、磨牙棒、各种玩具、衣服。因为每天的新闻让我们焦虑,而焦虑到极点就想逃避。

                            教育

这个只是个人观点,我不喜欢幼儿园灌输给孩子太多“课程”,比如数学、写字、拼音。学习态度比“提前”掌握知识更重要,但是,这样的幼儿园很难找,我们非常幸运地在昆明找到了一家,孩子真的在玩、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而随着周围朋友的孩子们一个个进入小学,他们开始抱怨辅导功课的痛苦,放学要去补习英语、奥数、语文……我和老公都有点怕怕的。

还是要强调这是我个人观点,但却是我和老公在考虑移民与否的时候,一个重要因素。

之后的文章,我也愿意跟大家继续分享,我眼中两个国家教育的不同。

最终,我们在考虑了一些原因,换了几个国内城市(但始终没找到一个能解决如上几个问题的城市)之后,我们考虑搬到国外住几年试试。
                        未完,待续!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加国她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