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业11月9日
始于读书,不止于读书
三十天的读书训练营接近尾声了。
回想当初,我在唯库上看到这门课,课程题目读书与变现相提并论,犹如一堵有裂缝的墙,人会不由自主地想窥视墙内到底有什么。心里还有顾虑,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吗?听了几天的体验课之后,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决定进营看个究竟。
自从参加帅小冰老师的读书变现课程,可以说每个阶段的内容都颠覆了我的读书上的认知。把读书定义为一种技能,前所未闻。
浏览了目录,知道课程分为三大模块:读书、写作、产品。逻辑主线,清楚明了。对读书这个问题的认知,早有大亨,著名人物的解读,“对于知识的投资永远是获益最大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永远投资自我教育,这是你一生中最正确的事情。”“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理念一直鼓舞着成千上万的人再次走进课堂,拿起书本。
这三大模块是读书人生的三次身份的跃迁。它也勾勒出了一个读书变现人要走过的航海蓝图。书籍撰稿人,进阶为职业读书人,再上升阶为知识产品经理。传统的读书人,能改变自己命运的路径,考个好分数,上个211,985类的学校,读个热门专业,把自己身上都贴满这些标签,踩入名企的圈子,有一份不算高,但挺稳定的薪水。任凭他人的羡慕眼光在你面前不停地扫射。读书与读书产品压根儿没牵连。
顺着这幅蓝图的轨迹,先搭建好阅读体系,科学的方法加持写作技巧,重建底层思维世界。通过高效阅读,成为一名书籍撰稿人;科学书写,让你成为职业读书人;随后进入深度的创作阶段,把你变成知识产品经理。以上所有过程,都始于读书,而又不止于读书。
人的本质是信息加模式。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到自身的优势。“知识结构上没有硬伤和短板”,熟悉各个领域的优秀成果,不偏科对一个人的发展特别受益。
“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 查理· 芒格。一旦你的知识结构比较全面,处理问题时也会更灵活些。更容易抓到核心,更容易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
一般人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年限都超过了十年。然而,学校不是社会,学的东西,考试过后,万事大吉。毕业后,进入职场,不再有规律的看书学习。工作繁忙,家事缠身,一旦再次必须拿起书本时,不知如何高效地读。或者读完就像过眼烟云,脑子里什么也没留下。
在帅小冰的读书变现训练营中,穿越了平常人的认知心理迷宫,提出这样一个理念,读书是一项技能,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有效训练,能让你高效地读完一本书,并且可以实现读书变现。这种训练就像教你学游泳,教你学开车一样,是一个道理。
读书要怎么读才不一样呢?训练中,你会接触到五种不同的阅读训练方法。这也是最让我感兴趣的地方。学校里的老师教不了这些。别急,姑且允许我细说一番。因为他们太不一样了。
“倍速阅读法”,让你在陌生的一本书面前,快速地了解书中的内容精华,解决了读的慢而产生读不下去的畏惧感。
“苹果阅读法”,教会你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关键是学会提出好的问题。围绕着问题,到书中去摘“苹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一本书,这个时间是一小时。这个过程提升了你的专注力。
“卡片阅读法”是从大师们那里迁移过来的。称作纳博科夫卡片法,他的写作计划是灵活的,但他的写作工具则相对讲究。大学者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积累的读书卡片多达十万张。他的藏书只保持一个书架,其他内容都以卡片的形式保存下来。
卡片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重塑个人知识体系。这样的卡片,也是最小的创作单位。细说一下,卡片长什么样子?一张卡片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我见”部分,主要记录,摘抄经典语句,作者的某个观点,某个故事片段,立意,作者的写作技巧。标明来源出处,以便日后写作引用。
另一部分是“我思”,记录看到这些内容时自己的想法,打算以后怎么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启发。每张卡片上字数约三百字至五百字。卡片的作用是便于记忆,调取,反复使用。不能记忆的卡片,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随着卡片数量的增多,人的大脑一次记忆的量是有限度的。记忆基本机制是存取和提取。存取和提取是负相关。存入容易,提取难;存入艰难,提取易。将卡片进行分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办法。遵循大脑的记忆规律,我们可以将卡片分为智、慧、聪、明四个维度。
所谓智,是智识,比较硬核的信息。看到某些内容,让你一下豁然开朗,打开了思维世界的知识,原理或法则。比如《穷查理宝典》这类书。
慧,它可以是未必经过事实验证,像科学一样可证伪,,可重复的内容,但它本身可能就是道层面的东西。比如,美文,《道德经》《劝学》《庄子》等。
聪,指那些灵动的,优美的,趣味性强的信息。比如,一个段子,一个金句,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笔。比如,张爱玲的书,她的文笔在中文世界里可说是登峰造极了。
明的意思,是指你认可的一些观点。它可能来自你喜欢的某作家对人性的洞察,也可能是某投资人,创业者写的书,发表的观点,各领域行业趋势的看法。如:吴军的《见识》。
为什么这样分类呢?因为人的工作记忆最好不要超过七个,三到五个是较好的维度划分。记录的东西,是要背下来,牢牢掌握。没有积累的过程,怎么会有结果呢。“把握住能把握的点滴。”
在写卡片的过程中,如何甄别顶级素材,这是练就你一双火眼金星的能耐。好的作者,能打破时间线,可以让时间变成一条河,不写清单式的第一,第二,第三。。。。,只写信息流。善于用原型和隐喻,“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在过去都曾发生过,只要找到一个类似的原型去替代它就好。”另外,“真善美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输入顶级的信息,才有顶级的输出。”
上述方法练习,至少五十个小时以上,烂熟于心。读一本书,这些方法可以相互交替使用,直到用最少的时间,把一本书读透。读的书多了,可以设定一个主题,在限定的时间内,对多本书进行阅读。这称作主题阅读法。这类方法首先要高清楚阅读的动机和目的。要围绕这个主题,选择五本,或十本,二十本书进行阅读,把你读过的内容写成读书笔记,或做成思维导图,也可录成音频,这就是读书的产品。“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消化和研究自己确定的主题,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产品。”
主题阅读是一项组合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搭建一个知识框架。对一个领域,一门学科,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它可以帮助自己建立一种自信,让自己有更多的信心继续深度学习。这是AI式学习模式,海量信息输入,让学习成果成指数级增长。
在快速阅读的进程中,总有那么一些书读不快,别急,需要放慢你的脚步,这类书是需要细嚼慢咽的,才能吸收他的精华,这个法宝叫“费曼阅读法”,费曼是的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的理念是“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他的方法是,“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这么说,似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节奏格格不入。没错,这里的慢,就是快。
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这些法宝是完全可以交互使用,练到你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读透一本书,并且同时输出内容,写下你的感想,对书的评论等等。读书与写作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没有截然分开。讲到这里,问问自己,十几年的在校生涯,统计一下,写了几篇文章。提笔总是觉得烧脑,书到用时方恨少。
谈到写作,它是实战,即创作。从输出的角度来讲,卡片是最小的创作单位。不要想一下子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思考如何写好一张三百字卡片。创作的顶级心法,“能积微者,速成。” 这里给出的是著名作家纳博科夫卡片法。“作品的构思先于作品本身,就像玩字谜游戏一样,我随意地在空白处填写,直到完成整部小说。”“卡片法能帮我们把握住能把握的。积累卡片本身就是一种微习惯。所谓的捷径,就是每天至少写一张卡片。”小冰老师在课程中不断强调“过程即结果。”
写作的过程就是产品制作的过程。从初级产品书单,到后来的听书稿,拆书稿,以及怎样上线一门书单课。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稿,让人读起来觉得有用,或觉得有内容,有价值,或增加读者的某方面的兴趣。
关键的关键是,要学会链接,不要单打独斗。训练营就是一种氛围,与优秀的同侪一起学习进步。
本次训练的结营,也是另一过程的开始。愿成功路上,勇猛精进!
仅以本文记录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5期1班188-滴文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