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阅读内容: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046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051

今日金句:,

      1.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2.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3.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4.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5.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今日驱动性问题:

      1.自卑情结的表现有哪些?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有何联系?

自卑情结的表现:

      一、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

      二、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具体的表现是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

        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有共同之处:都是某些人在人际关系中,为了达成自己的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些人因为自卑而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更不敢通过努力去改变;而有些人则因为自卑而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想要通过夸大自己的成就来掩盖内心的自卑。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给人际关系带来很大的困扰。

      2.什么是健全的自卑感?你如何理解?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哲人说: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健全的自卑感是想要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3.今天的阅读你圈画了哪些关键句,你可以批注或则书写读后感或则画思维导图上传到小打卡分享给共读的书友。

      阿德勒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这个观点确实很有深度。不管在中西文化中,弱势往往会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地位和待遇。这并不是说弱势者本身具有某种特权,而是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照顾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某种优势。这种优达到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有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由这一观点我不禁想到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往往被视为弱势群体,因此得到了过度的保护。这种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因为未成年人在身心、认知等方面尚未成熟,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注。然而,过度的保护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过度的保护可能会使未成年人失去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有些孩子因为被过度保护和溺爱,而产生了自己是弱势群体、理应享受特权的心态。当他们犯错甚至违法时,会利用未成年人的身份来逃避责任,这种心态和行为确实值得关注和纠正。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并不意味着纵容他们的错误行为。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视问题,承担责任,并帮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用未成年人的身份来为他们开脱。让他们在这种“弱势具有特权”的心理状态下为所欲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点读机女孩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当前自媒体直播行业存在的底线缺失问题。昔日广告中...
    大鹏瑞享鑫飞杨阅读 101评论 0 1
  • 作者简介: 岸见一郎 哲学家,1956年出生,现居京都。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 古贺史...
    晓云感恩自在阅读 2,826评论 2 1
  • # 我一和喜欢的人接触就脸红,不得不避开ta,该怎么办 但是,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
    你_be75阅读 964评论 0 0
  • 写在开头 我一般习惯在电子产品上读书,每当一个礼拜过去,app都会发布一周内我读书花了多少时间,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柠檬鱼泡秋刀茶阅读 1,400评论 0 0
  •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我们需要追求优越,但不能把追求优越与竞争等同,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
    流萤_1f80阅读 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