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上我们迎来了青椒计划专业课程第三十讲!由来自北京市丰台五小教育集团的李磊校长为我们分享《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如何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作为青年教师可以借助哪些方式快速实行?在推行过程中,需要在意关注哪些因素?李磊老师一一为我们进行了解读!
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日本的佐藤学教授提出了学习的观点,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同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同他人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同自己的相遇语对话”。
学习共同体的目标:
为所有孩子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的机会。不放弃任何学生,保障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利。
学习共同体的原理:
①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是建立在构建对话性沟通的基础上的。
②对话性沟通通过相互倾听的关系而实现。
③倾听他人的声音是构建相互协同合作学习关系的基础。
“协同学习”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特征:协同学习关系、估计对话性沟通、相互倾听的关系。
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一)这个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倾听:
1、“倾听”要比”发表”更重要
同学们两两学习,互相倾听,你说我听或我说你听。这就是日常学习“倾听”的状态。学生的“倾听”实现有效的对话。关于“倾听”的5种声音是:
0号声音:无声
1号声音:只能同伴两人听见、
不能让第三人听见。
2号声音:四人能听见,不能让另一 组人听见。
3号声音:全班能听见
4号声音:上操口令声音
倾听的三部曲:
目光注视――自主思考――梳理提升
能静静地耐心地听他人的发言并思考,尤其是自己特别想表达的时候,也能控制自己,听完后想一想再表达。
2、以“倾听”和“对话”为主要方式的“协同学习”
学生的“倾听”:
①培养倾听的文化:倾听对别人是尊重,对自己是重要的学习,倾听比发表更重要。
②关注倾听的内容:
理解:什么意思?来自哪里? 比较:和我想的一样吗?有什么不 同?他的想法有什么值得学习 的?我有什么补充建议问 题…… 评价:他的想法好在哪里?什么地方值得学习?还有什么建议?(说出理由、切记笼统、模糊、抽象、越具体越细腻越明白越好)
3、教师的倾听让学生爱上学习:
老师的“倾听”
①倾听(文化):蹲下身子、放下教案、不打断、不定论、有耐心…… ②倾听(内容):学生的发言语文本有何联系;和前面同学的发言有何联系;与生活实际有何联系;与以往的知识有何联系。
(二)建构对话性的沟通――协同学习
1、“协同学习”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特征
协同学习既不是若干个学习者的简单相加,也不完全等同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更不能转化为课堂上偶尔组织的讨论与交流。它是课堂里学生“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学习过程,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
2、“协同学习”有别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是学生之间一致性,而在“协同学习”中学习的主体终究是个人。在协同学习的活动中绝不强求一体化,恰恰相反,他追求的是学生的思考与见解的多样性。学习,并不是从同一性中产生的,学习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异之中。协同学习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习共同体是围绕“学科本质”、“相互倾听的协同学习”、“直击本质的挑战性任务”。
3、协同学习――对话性沟通行为培养
①学生敢说我不会,提出自己要研究或不懂的问题。方法:课前预习,有质疑。学习单、批注、实验单。交流有疑问、敢于提问。 ②能说我不同(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不重复他人的观点。补充自己的新观点。学会换角度思考。 ③善有新发现(发现同学和老师的智慧思考方法):反思学到的好方法。反思他人的思考过程。 ④主动会合作(实现与同学的合作探究):人人有任务、人人守规则。抽号 互答。 ⑤举一能反三(获得认知发展并学以致用):这样做好在哪里?想想还可以怎样做?
(三)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安全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只有被尊重被信任,学习环境是一种有着包容、容错状态的环境,孩子们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才敢于说我不懂我不会。老师要有包容、耐心、等待平等的视线,要有无错原则,告诉学生错误是对集体的贡献。这时我们和学生的“伙伴关系”才能形成、“倾听关系”才能产生。“协同学习”才会产生。
老师要创设“人人谦和、相互信赖”。(检验课堂是否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我们的同学之间是否是相互接纳、分享、欣赏、合作、倾听、尊重、自主、平等、互助、和谐、包容等等)
(四)建构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改变
1、空间上:U形座位
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外在的:
①空间上――u字形位 ②时间上――把时间还给学生
实质上“协同学习”
①倾听和对话为主 ②倾听关系、伙伴关系、互学关系 ③来自学生的真实的共性问题和挑战性问题
前提基础是创设安全的环境
2、时间上:变教为学 80%+20%
自学时间:学生要先依据核心问题,借助已有的知识,教材或其他学习资料进行自学,产生自己的核心问题的初步认识或是产生自己的疑问。
协同学习时间:思考讨论实践的时间应超过整节课的50%,学生在协同学习中通过倾听、串联、返回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实现深度思考。
3、 问题上:聚焦核心 开放性、实用性、 挑战性
一是从学生中来,通过学生质疑、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或分歧点,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核心问题。 二是从教师中来, 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就要充分考虑学情,并结合对教材深度解读,联系生活实际,选出能体现学科本质特点并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4、过程上:换繁为简
课堂要简约而不简单,每个学生都发生了学习,思维都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比如说:一张学习单,一个指向性的大问题、多个协同学习过程(不断重复倾听、串联、返回)
5、教师从主导者变为观察员
教研方式的改变:人人都是观察员 观察员(老师):聚焦学生的学习 观察员思考:真正的学习是否发生?怎样发生?真正的学习发生了――我们学到了什么?真正的学习没有发生,为什么?怎样改进更好 ?
观察内容:课堂氛围是否自然、平和? 互相倾听关系如何?学习过程是否顺利,哪些学生遇到了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如何克服困难或者为何无法解决?(一节课里至少延长两到三节,有明确研讨规则)
研讨规则 :不对执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作出评价,不简单评判课或执教老师的“好”与“不好”,不给执教老师提意见和建议;只谈我在这节课上、这位老师身上以及学生身上学到了什么。
研讨的核心:细致刻画每个学生或者特点小组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故事,细致到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乃至心理活动的推测,有的老师可以完全用语言来复述学生的学习场景。
“观察员”定位使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处在于同一个学习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推进学习的展开,共同从中得到知识和养分。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每个学生每次发言的洞察、专注于“关联”和“推荐”而不再是“喂食”知识和技能。
从“满足学生需求”出发的教学实践 : 创设“安全环境”――满足学 生“安全需要” 实施“协同学习” ―― 满 足“社交需要” “内部与外部”结合――满 足“尊重需要” 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满足“自我实现、自我超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