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823 在路上
最近有些烦躁和不开心,目标和现实的落差等等,让躺在床上的我久久不能入睡,以至于整晚在各种梦幻中遨游。我喜欢生涯规划和优势辅导,但前行之路犹如黑夜一般,难拓展客源,难往推行业务。想放下但内心又不甘。这种纠结不断在消耗我的能量,让我自己难过苦恼,“ 求而不得”。
我常常也在想,也许放下,放过自己,没有期盼就没有伤害,做简单快乐的自己,也许甚好;但同时我又不断鼓励自己,只要我一直“在路上”,总会遇到同路人,总会有吸引力法则灵验。
放下,随缘,接纳自己,说起来容易,但知易行难!但Anyway, 我又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曾经有有多少次,人们让我对所谓的命运低头,但我从来都是追求我想要人生。
想到这里我开始接纳和理解自己了,我理解做好一件事确实不容易,我理解人生总有各种墙,但每堵强也都是考验我们是否有勇气和耐心去推到它。我告诉自己,探索人生无须慌张,不用把一个个目标当作一桩“苦大仇深”的任务。只要一直在路上。
我告诉自己,亲爱的Lisa, 你需要去碰撞各种人群,你需要让自己积累知识,让自己学识渊博,你需要大量读书并内化为自己的能量和力量,边做边想总会有方向,人生的探索本来就
没有既定公式和现成答案,同时人生的意义又是“重要非紧迫“的问题。我们不用限时限刻能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我只有一直在路上,一生去尝试,去推翻或重建,否则一览无余多乏味啊。Anyway , 每个人一生,都是探索自己的旅程,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所以我坚信,做生涯规划,优势辅导让每个发现自己行为思维方式,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模式,把自己这颗钻石打磨成才,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业。而我只要一直在路上,美好总会和我不期而遇。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又有人说“过度考察的人生是没法过的人生!”,
今天我读到刘擎的以下两大启示,特别有感触特此共享给读到我这篇文章的朋友:
第一 人生不是一个先要制定完美蓝图,再去施工的工程项目,人生也不是一场先要确定剧本,再去表演的电影。
如果说人生是电影,那它在很大程度上像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有一个大概的纲要,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充实,除此之外还必定又许多即兴的成分。
美国哲学家麦金泰尔说过,“美好的人生就是一生都在追求美好人生的人生。”
第二, 对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什么样的回答算是一个“回答”呢?
其实,真正的回答不必(是不能,也不应该)采取一种哲学的,理论的或体系学说的形态。我们每个人的思考和心得,更可能表达为一个叙事,是不断讲述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写到这里,我心平气和很多,渐渐放下了执念,我告诉自己,只要在路上,只要在做我热爱的事情。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我的故事,或纠结或难过或美好,一个个故事铸造了真实的我。
这里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在印度的热带森林中,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式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盒子里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容纳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盒子里的果子,爪子就再也抽不出来,猴子不肯放弃抓到的果子,于是被人捉住,失去了自由。” 哈哈,我之前有点像这只猴子,紧紧抓住执念,因为一个目标,心灵失去了自由,于是夜不能寐,本末倒置;现在我忽然想通了,宁静志远,只要一直在路上,不在意外面的噪音;美好总会如期而至。“美好的人生就是一生都在追求美好人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