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节主要体系参考[美]海莉.麦吉的《你无需讨好所有人》。
讨好与善良不是一个概念。讨好是付出超出极限的表示。通过用过度付出迎合他人的需求,认为这样别人就能给我们渴望的关注和爱。
讨好者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是希望他人能猜的到。讨好=控制+索取。最后的结果是,她周围充斥的都是剥削者,因为他们会吸引来这样的关系。讨好给人带来的低价值感不会换来尊重。所有人都会把讨好者的感受挤压到一边,因为你卑微,所以你不重要,讨好者成为了他人达到个人目的和情绪安抚的奶嘴和工具,讨好者永远不会被他人在意和关注,他只能在黑暗里舔舐伤口,并且暗自神伤,为什么没有人在意我?然后就是自怨自艾,然后爆发,抱怨指责愤怒。
这种人格的人,在外面卑微讨好,在家里是另外一种面目,将好人的一面留在外面,把狰狞的一面留给家人,非常可怕。
我就是在这样的抚养环境中长大的,而我的抚养者也把这种模式传给了我,并且要求我也这样对待她。她会把我当成她不良情绪的安抚者,如母亲在我们面前抱怨父亲,让我们站队,一起恨和诅咒这个她说了一生要离开但是没有离开的男人。
一般的讨好者的模式养成来自原生家庭的养育关系,这种家庭关系一般都不和谐,硝烟弥漫。可怕的是,它会代代传承,我们终究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
很多人临终时最后悔的事情:“我希望我有勇气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可以是时光再也不能逆转,幸好,我们还有机会改变。
讨好者就在活成被人期待的样子,然后通过这种过度付出,来索取爱,但是最后大概率都是挫败感和自我怀疑的内耗。如果我们希望临终时勇敢的说出,我为自己活过一回,我不后悔。那就从觉察的那一刻开始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时为了自己,还会打破代际循环,为孩子树立榜样,传递自尊,果断和自信,斩断家族诅咒,形成新的关系模式。
讨好型人格的认知与改变(1)2025-09-03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际黄金行情走势分析: 周一(3月8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延续上周五纽约时段涨势,最高触及1714美元附近,目前交...
 - 今天是小姐姐们的节日。 我老司机一次搞大以强悍忠诚的“女士用品”身份,在这里祝所有小姐姐们日进斗精。 如何用商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