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自汉代以来,民间就有元月十五张灯、赏灯的习俗。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在周而复始、大地回春、明月高悬的正月十五夜晚,人们要进行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等一系列活动。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合家欢乐的日子。为了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使学生度过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的元宵佳节,2月5日上午,远东仁民举办“欢乐元宵节 趣味猜灯谜”的活动。
元宵快乐
活动现场,老师们早早地将灯笼与灯谜挂起,谜面内容从人文历史到世界地理,皆有涉及。在猜灯谜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开动脑筋,智慧与文化的碰撞,知识与趣味的结合,活动现场非常热闹。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元宵啦
学校也为老师和在校生准备了汤圆
非常美味!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让孩子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认同感。
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习俗
赏花灯:丰富意蕴
由于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为“灯节”、“灯夕”。东汉时,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敬佛。从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相沿成俗。
一般来说,旧时从正月十三日“上灯”开始,市面上就会挂出各式各样的花灯;十四日为“试灯”,即各地纷纷搭建起灯棚、鳌山、牌楼等,或张灯结彩,或燃放烟火,或表演节目等等,已经有了节庆的活动;十五日为“正灯”,这时起,各种表演就大张旗鼓地开始了,不仅在灯会上有赛花灯等活动,平常百姓家中也都张挂灯盏,小孩子们则手提灯笼到处玩耍,有的地方一直持续到十八日的“落灯”。
元宵节游玩观赏的主要对象是花灯,又叫“彩灯”、 “灯笼”。花灯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精美艺术品。西汉时就有了彩灯,到唐朝以后,经过千百年能工巧匠的开发创新,彩灯艺术百花竞放,各呈异彩。在样式上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天上明月和人间灯火交相辉映,显示出了节日的欢快与喜庆。
猜灯谜:博大精深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都城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灯谜有的和文字有关,有的和道理相关,往往读来幽默风趣又十分应景。在猜的过程中,大家不仅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提高。
吃元宵:团团圆圆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节俗。明清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时尚。明朝京城在初九之后,就开始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细粉制成,圆形,内包核桃仁、芝麻或桂花白糖为馅。江南称为“汤团”。苏州人称为圆子、杭州人称为“上灯圆子”。在祭祀祖先之后,家人老乡一起享用圆子,取其团圆的意义。当代中国无论南北,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时尚。天上明月,碗里元宵,象征着团圆吉利。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享受阖家团圆的美意。
不少地方街头流行“摇元宵”,将做好的馅心,放在大箩中的干粉上摇晃,粘上粉,洒水,再摇,越滚越大,最后成形。摇元宵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俗展示的过程,它为元宵节增添了节日气氛。
耍龙灯、舞狮子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民间狮舞的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小远也准备了一些适合元宵节发朋友圈的文案
快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风格呢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文案:
元宵节有感:不多读点书,迟早是要露馅的。
有的人在吃汤圆,有的人在心碎上学。
快让我瞧瞧是谁这么圆咕隆咚,原来是你。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不爱汤圆只爱知识。
答应我,吃了这碗汤圆,等着见面时不要只有我胖,大家都要圆滚滚的好吗?
一口一个小汤圆,一口一个知识点。
你喜欢什么馅儿的元宵呀,像我这么甜的元宵应该找不到几个。
15的月亮17元,别问我为什么比别人的贵,因为我的月亮又圆又亮!
愿你生活最胜意,吃汤圆,祝梦圆。
芝麻陷,祝你芝麻开花节节高。
把一颗颗幸福圆满都送到你嘴里,要好好吃啊!
干了这碗汤圆,剩下的日子都是甜的。
愿我们个个如汤圆,白白胖胖,QQ弹弹。
元宵佳节花前月下,不花下月钱。
那些在冬天沉寂的 终将在春天沸腾。
愿以后得每个日子 都是芝麻豆沙馅的甜 。
每个汤圆下过的沉寂 都会变成浓郁香甜;
每一次潜下心的练习 都是为了一跃而起。
不多学点知识 迟早要露馅 外表不重要 内在更重要。
刚出锅的元宵滚烫 趁热吃,年少时的梦想滚烫 趁现在,新学期的知识滚烫,趁早学。
汤圆肚里有料,才能更有口感;
学习付出努力,才能更有收获。
熄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对家人的思念,写进手边的笔记里。
溢出的梦想,就像露馅的汤圆,大家都知道。
月圆时许下的愿望,整个宇宙都会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