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两旁的灯格外的明亮,从车窗里看出去是,从天桥上看过去是,从我身前拖出的黑白分明的影子里是,来厦门不知道几趟了,远至小学时的每一次暑假,近至几个月前的走街串巷快递员生活,一直都知道厦门是一个很文艺的城市,一个文艺到骨子里的城市,而我也一直未曾好好的去看一看,以一个旅人的身份。
公交颠簸着摇晃着,耳机里的歌摇曳着颠覆着,车里并没有几个人,并不是下班高峰,上车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回家的人或许刚要收拾饭桌上的碗,公园里的人应该正在初步培养感情,窗外的零零散散的人也并不着急,道路的另一边海浪声依旧持续着,我刚要出发。
报站声还是十年前的味道,总是能一如即往的叫醒发呆的我,本来车里的人就不多,十几站过去,几个人下车,又有几个人上车,这一站下车的只我一个。
厦大西村站是拥挤的,窄窄的站道里总是充满了人,站牌后面的一条小道又涌来了一批一批,车早已过了几班,人却还在这里随波逐流着,这一直是我脑海里的印象,但我一直很喜欢这里,但因为这这公交站,是几步之外的天桥,道上的车流从未断过,随着笔直的路慢慢看去,最后是一片闪过的黑暗,还有与之一起进入眼球的温柔的黄路灯。天桥上并没有人,与车对流的冷风划过皮肤,脸庞,手指间,麻木的手指点下拍摄按键,匆匆而过的车辆模糊,从身旁经过的人模糊,柔和的黄灯光模糊,屏幕里的风景模糊,眼里的故事模糊。
经过的厦大门口冷清,但永远会有几个外地来旅行的人在拍照,不管是八月份的中午十二点,还是二月初的半夜冷风中。过了马路直走进去有一颗大榕树,有大学城,西村里老旧的公寓旁是一片不起波澜的大湖,把土填上又是几座公寓,大路边的小巷子里藏着一家快递员找不到的鞋店,尽头的岔路口边上有一家卖巴黎的酥饼,店主说的那是祖传手艺,往右拐两家装潢复古的咖啡店嵌入路边的土里,路面快与店的二楼平齐,在往前走,往前走是一片社区,早上八九点有老人坐在路边,黄昏的街道上总有几只猫趴在一处角落。往左拐是几家杂店,房产精品小吃快餐,再走几步就是大学路。
等下一个绿灯亮起的时候,不再多想,走过马路往左拐,以前堆满水的报亭满是灰尘,耳边响着燥热的音乐,心里听着莎莎的脚步声,除了飞驰而过的车子,冷风四处流窜,掠夺着本就冰凉的手的温度,擦拭掉记忆中夏日那份闷热。
寒风与闷热,热闹与冷清,大学路,沙坡尾,大多店都开着,大都还记得,几家新店装潢也与老店无异,双子塔上的灯依旧明亮,像无数的星星挤在一起,阴天的夜晚显得有些突兀,李文正楼不知何时装上了灯,白的黄的,交映着衬托这座城堡,记忆里的荒凉衬托的更加精致,印象中的轮廓照耀的有点模糊。
艺术西区味道还在,绿皮火车也开不走,星灯墙拍照的人依旧。爬上陡峭的楼梯,二楼平台的边沿,有整个沙坡尾的倒影,看久了是没有半点声响的喧嚣,再远处昏黄的光晕,勾勒着连绵不断的房屋,港里的水面并无波浪,在之上的船儿偷着摇晃,整个沙坡尾起了波澜,所有的房屋,所有的行人,所有昏黄的光晕都是波澜的。
美术馆的三楼楼梯口便全然是落地窗,窗外应该是翻滚的浪,还有融入夜空融入水中交融于波涛中的天际线,天晴时是一条完美的蓝色分割线,一楼的微风月集的台上应该有人或温柔或高亢的唱着,有人在台下的角落抿着威士忌,伴着歌声,伴着随风吹到角落的海。在艺术西区的路口看向艺术馆,百米外门里的一切都在眼里。
船港旁的栈道是车子颠簸的路段,几分钟的时间却是将夜色几转变换,从繁华到平淡只是一个转角,那浮在光影上的船只,再走几步也隐在了夜色之中。
寒风不曾停过,拿着手机的手早已没了直觉,又从栈道的这头往回走,船只回到光影上,艺术西区的路口,李文正楼的安静,双子塔的星光,大学路口的红绿灯,天桥上的车流,脑海里浮现出躲在大街之外的小巷楼房,那座楼里的视野,这条巷子里的壁画,那座半山腰的楼台,还有磨得圆润的花岗石台阶......拿出口袋里的硬币,投进车上的钱箱,身后的厦大西村站停留着的烟火气,靠窗的座位,车上依旧没什么人,一对情侣坐在最后,一个阿姨打着瞌睡,司机眼里的道路,我眼里的车厢,窗外是树,是沙滩,是海.......
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