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 | 得道者多助: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想写一些有温度的文字,像朋友一样把知识和道理向你娓娓道来。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网中,从出生开始,与父母、亲人、朋友、同事、孩子之间的关系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我们的事业有所助益,更和我们的健康、幸福息息相关

今天和大家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关人际关系的内容,掌握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

- 01 -

吃亏是福。

这句俗语好像在说劝诫我们要豁达,生活中吃了亏也不要放在心上。

但其实,这句话更道出了人际关系本质,尤其是中国人际关系的本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根源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影响着千万代的中华儿女。

- 02 -

孙隆基先生曾解读“仁”,乃是“二人”。简单来说,中国文化认为人的价值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实现

我们很多司空见惯的行为,都和我们的文化有关,例如见面问候“吃了吗?”。而这在西方文化中是难以理解的。

能理解“仁”,再回看中国的人情社会和“吃亏是福”就会感觉通透多了。

在我们的集体潜意识里,我们会认为我为了对方先吃亏,在未来的某一天TA一定会吃稍微大一点的亏来还我的人情。

这样来看,吃亏确实是福。

- 03 -

如果上面的解释让你难以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提供了更容易理解的概念。

情感账户。

也即,我们给认识的每个人都在“情感银行”开通了一个账户。

当我们做了帮助、关心对方的事,就是往这个账户里面储蓄

而向对方提出要求、甚至伤害对方的时候就是从这个账户里面支出

- 04 -

顺着这个思路来想,情感账户一旦余额不足就难以去请求对方帮助自己。

而一旦破产,就说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破裂,想要重新建立关系则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

落实到生活场景中,我们通常不会请一个认识不久的朋友帮我们比较棘手的忙。

如果自己拜托了别人帮忙,一般也会通过小聚等方式来还人情,或者说情感储蓄。

- 05 -

除了通过聚餐、活动等来增加余额,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行为来维护关系,进行储蓄。

(1)理解他人:理解是一切良好关系的基础。

(2)注意小节: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细节,多考虑对方的感受。

(3)信守承诺:作出承诺并说到做到是一大笔储蓄。

(4)明确期望:很多误会都是因为双方对于同一件事的期望不同,想要避免彼此猜疑和伤害就要双方明确对这件事的期望。

(5)正直诚信:保护不在场的人,不在背后说其他人的坏话。

(6)勇于致歉:犯了错误,请及时道歉。但勇于道歉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如果伤害太深,道歉也不会有太大作用。

(7)无条件的爱

好了,这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愿大家都能有所收获,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点赞哦。明天见,by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