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最初认识瑜伽是八十年代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我加入了一个巴克蒂瑜伽组织。在异国文化里接受知觉的启蒙是这样的:造化是一个伟大的人格神,在牛奶之洋,躺在九条蛇身的坐骑,每个世界在他的呼吸中诞生、维系、消亡。在其中的一个宇宙的战场上,至尊主化身的Krishna展示了无量劫来无数宇宙的终极真理:关于自我的状态。
这些知识受用了许多年,体会到人的觉悟既不是念几万遍佛号就能换回的两斤功德,也不是万念放下就皆大欢喜,而是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无处不在的“安心”。人但凡一息尚存,就会有形形色色的念头牵动心猿意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仪式,安顿自己的身心。
我选择瑜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进阶,当然也就没有止境。跑步要记卡路里,舞蹈马术都有级别,念经也有数量要求。唯独瑜伽,五分钟不嫌短,五小时不嫌长;一个人也可以练,一群人也可以练;不论大师还是入门,体式呼吸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自在感比较适合我这种不喜沉重不求上进的性格。瑜伽集合了身心修炼的效果:健康的体质、优美的形体、亲和的修养。许多大师经由瑜伽而明心见性,比如帕坦伽利、艾扬格、惠兰姐姐......备不住还有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也不一定哦。
家门口附近有一个很温馨的瑜伽馆,“纯瑜伽”,宽敞明亮,环境清雅。第一次来这里,看见书架上放了好多瑜伽书籍,其中《巴布巴传记》和《薄伽梵歌》居然是大学时代的巴克蒂瑜伽故人金磊翻译的,心头涌起对Krishna 的奉献者的温暖的回忆。几位瑜伽教师非常平实。馆里众神像不显眼地摆在那里,大神小妖既不张扬也不分别,符合瑜伽精神。于是买了一个年卡,决定从今年起到明年春末夏初尽可能来这里练习。
四月
身体好比一辆锈住的车子,乍一启动,各种痛就出现了。一节课十来个动作,先是分解动作,先易后难,从最简单的动作体会伸展。慢慢地进入痛,停在那里,再慢慢地伸展,深长地呼吸。
身体之痛,有病痛,有健康的痛。身体一点一点变成塑料的感觉,伴随着麻、胀、酸、涩的那种痛,应该都是病痛。瑜伽练习过程中的各种痛,伴随着疗愈,比如,要打开髋骨和胯骨就得把从屁股到腿根的各条经络肌肉拉到酸酸;酸爽之后,腰椎和坐骨神经就不痛了。再比如胳膊和后背的各种扭的确会很虐,但痛过之后,脖子灵活了,胳膊也有劲了。瑜伽的痛是修复的痛,是健康的。
有一次拉伸过头伤到了。找老师问,除了“悠着点,慢慢来”,没有更多交代。身体是自己的,自己要担负主要的责任,不能受伤,该怂的时候就得认怂。疼痛到可以忍受,但不需要咬牙切齿,这个限度只有自己知道。听从身体,以觉为师。
身体有很多僵硬和无力的地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亦非一日之功。首先,把自己当成战士,把瑜伽当成一场革命。战士有个坚定的革命理想,就不会轻言放弃。其次,把瑜伽当成一场非暴力革命,象甘地解放印度一样,契而不舍地坚持,但从不法西斯。
上了五十节瑜伽课,体重从57公斤减到53公斤,柔韧性和力量一点点增强,睡眠质量有所改善,肩背和下腰不再僵硬。一个多月经历了身体各部分各式各样的痛法,学会了与疼痛和平共处,以从容的心情去忍受。痛过之后油然而生的幸福,妙不可言。
呼吸的节奏是人最自然的节奏。跟着呼吸做的体式动作不必求快。花些时间感知身体,学会觉知变化,在深长而缓慢的呼吸中,留意每一个部位的伸展和放松,适应这个伴随着疼痛的美妙的过程。
据说瑜伽师的寿命是用呼吸次数来衡量的。只要想想呼吸一次就减少一小部分寿命,瑜伽师会万分珍惜这一呼一吸间所有的体验。这种念头可以使人凛然一冷,感受到当下的真实,而不是放任自己把心思浪费在各种焦虑和自怜,更不会急急忙忙地做完几个动作,一门心思期待下课。
瑜伽课开始都有一个简短的仪式,调息,收心,向内寻求智慧和光明。空灵的曼陀罗唱诵让心里瞬间一片澄净。这是我最喜欢的曼陀罗:
Gayatri Mantra
Om bhoor bhuvaha suvah tatsatiturvarenyam Bhargo devasya dheemahi dhiyo yonah prachodayat
大意:Om is the basis of everything. The Lord is the one who is the most worshipful. We meditate upon that all knowing lord. May he set our intellect in the right direction.
五月
“瑜伽一个月,自己会看到自己变化;瑜伽三个月,周围的人都会看到你的变化。”这是我在网上读到的一句。
我的瑜伽练习已经三个月了,应验了这个说法。
首先是瘦了。一开始,纯瑜伽馆送我一件小号的麻布衣服。第一次穿上,着象粽子叶包在身上,紧绷绷的,现在穿着可以宽松地做各种伸展了。减了三公斤重量,身体变得紧实有力了。
其次气血有所改善,明显的标志是皮肤比以前有光泽。每次练习都会出汗,据说有排毒养颜的功效。瑜伽休息术的放松,相当于小睡。体式的辛苦之后,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让神识稍稍游离一会儿,醒来之后周身血脉流畅,神清气爽,焕然一新。一不小心就会迷上这种感觉。
再来就是养成觉知呼吸的习惯。想起来的时候就会去留意自己呼吸的节奏、深浅、流畅还是费力,等等,看看一呼一吸的转变。伸展时的呼吸是一种镇静剂,可以入药。偶尔做几次两个鼻孔交替呼吸,据说可以清理经络。我观想的经络就是脊柱而已,在呼吸中下意识推开颈椎、胸椎、腰椎的间隙。最起码,一旦在意呼吸在中脉的流动,人就不会弯腰驼背,佝偻胸口;姿势就更美观,也更轻松。至于打通各种脉轮大概是要假以时日。
教练给我做测试,刚开始我的平板支撑记录是一分半钟,现在可以做三分半。“你的心肺功能跟以前不一样了,爬爬山就知道”,他这么建议。我还没有爬山,但昨天去游泳了,感觉自由得象条鱼。
最近出于好奇,想探究瑜伽背后的秘密和发展。找来帕坦伽利的瑜伽经,艾扬格、尤佳南达等诸位大师们的书,以及网上的各种鸡汤点心。读下来还是回到了最初对瑜伽的理解:几千年来,瑜伽没有发展,也没有秘密,一百个人有一百条瑜伽之路;体式也好、呼吸法也好、冥想也好,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伸展,自己的体验,只有自己知道。不管是哪条路,坚持做就好。五分钟不嫌短,五小时不嫌长。一个人可以练,一群人也可以练。大师做得的我们也做得。慢慢来,不着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这个疼痛而幸福的练习过程,就如同享受一个疼痛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