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又晒写春联,你怎么看?

图片来自网络

易中天教授又晒春联了,这次是“笋破冰泥辞岁尽,梅开雪野盼春来”,横批“万象更新”。

猪年来临,网络上发出很多猪年春联,祝福猪年诸事顺利。

这里撇开易教授写得怎么样不说,精神倒也值得鼓励!

要让更多的文化名流拿起毛笔,蘸墨抒写汉字,这本身具体很好的象征意义和带动作用。

比如文艺界联合会有十几个专业协会,有的地区有的协会了无生气,本来好端端的文化组织,不是缺少组织者,就是缺乏那些会"来事"的会员,更多的人是从众心态,看热闹者占一大部分。如果没有人时不时点一点文化的“火”,协会就会沉寂得一潭死水。这怪可惜的。

几十年来,冯骥才先生一直在倡导保护民间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但总体上参与的人还不多,不少民间技艺正来不及抢救而消亡。

从这一点看,书法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有非常庞大的群众基础。书法艺术本身就有大量的拥趸者。

近年来时常有人跳出来,要取消书法协会组织,说组织内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涉及学术腐败,评奖不公,书协领导书法水平不高等等,大有要砍倒协会之势。

要转变协会不良风气,确实也十分必要。但同时不妨给协会这样的组织以胸怀和胸襟。

我们不能要求易中天教授什么都会,什么文化项目都"精”。就笔者而言,就十分佩服易教授敢于亮相的胆量。

就象余秋雨、蒋勋等先生,也能从自身文化学者的角度,描述书法之美一样,都是对书法艺术有益的描述和探究。

特别是蒋勋先生,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汉字书法之美》,讲述中国书法如何笔墨随着时代而行,展现了各时代的美学和精神,教你如何从中体会汉字书法之美。看一幅书法作品,如何发现和欣赏其中的特质特点,背后的审美取向等等。

作为文化学者,而不是专业书法家,用蒋先生自己的笔墨,来"唤醒每个中国人的书写记忆",的确有比较好的现实意义。

不论你是不是专业书法家,都得靠在文化的肩膀上,这就是书法生命之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寻不见故园桂香空满堂 唯付白首青春忆荷香 微凉的校园静谧 嗅见一抹淡香 桂花香飘 恐又忆起那段时光 在一高为着...
    浅妗阅读 2,976评论 0 0
  • 问题回顾: 在Android8.0手机上不能直接安装Apk,需要权限申请,回调后执行onActivityResul...
    会撒娇的犀犀利阅读 10,708评论 0 1
  • 夜很冷 也很静 雨滴像淋漓的鼓点重轻重轻 敲击着东屋铝合金制的屋顶 噼里啪啦地将我从沉梦中唤醒 抱歉 我开始有些想...
    零琋阅读 2,523评论 1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