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面对孩子情绪失控,你是如何去处理的?
案例:孩子要东西的时候,只要不能立刻满足需求,便会立刻满地打滚。也不管是在家还是外面很多人的时候,怎么说都没用,如果是在外面人多的时候,你该怎么处理这个情况?
(壮壮妈):
这个问题首先想到沟通技巧,同时关键还是孩子的情绪管理。
1、规则提前说好,何时可买何时不可买,这次出去能买多少东西等等,提前与孩子达成一致观点。如果孩子一直无法做到约定,可用“延迟满足”的方式,在平时遇到这样的急切需要时,让他们练习起来。
2、先情绪后事件,如果规则提前已定,但到了买东西的时候孩子仍然不守规则,那么家长首先是要自己坚持的原则,而不是孩子一撒泼就投降,然后给孩子一个冷静情绪的空间。可以尝试拉到一边,可蹲下身与他平视,或者适当身体安抚。实在撒泼厉害可以固定身体冷静。
2、等情绪稍加平和,家长需要开始沟通。育儿愈己有句话“聪明的家长是要将孩子从下层大脑和本能中解救出来”,引导他尽量用上层大脑思考。既然已经识别到他的情绪,那么首先告诉他你已经感受到他的情绪了,但不要明知顾问,也不要发出“不要发脾气”这样简单粗暴强调负面信息的指令。然后鼓励他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若是他不肯开口,家长也可以尝试帮助他描述自己的情绪。当他情绪被撮中后,也就开始缓解了。等缓和了,可以一起分析今天的事件了。但要注意,家长不要先火起来,因为“当我们有情绪时没有能力满足他人”。
最后,可以再回到家庭规则制定的环节,在家庭会议时候,可以再大家一起商讨这个买东西的规则,尽量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可以场景再现的方式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二、面对孩子的受挫感,没有自信心,如何做?
案例:当孩子碰到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就大叫“我永远都完不成了”,“我是永远都做不到的”,然后就不再愿意接触他解决不了的那个问题了,这种情绪该怎么处理和引导?
(壮壮妈):
1、由自信心首先想到油罐理论,“不自信的孩子犹如油罐漏了”,那么孩子爱和有能力的油罐是否被不断供给,是父母需要关注和创造机会的。
2、“123办法多”。这个也是我给壮壮的口诀,也就是想告诉他每件事情不是只有一个办法解决的,如果这个办法不行,那么可以想想另外的办法。或者我们想出123个办法,然后看看哪个办法是最好的。
3、陪孩子尝试,并且陪他面对尝试中的失败。可以将对结果的定义适当调整,不一定是“一定要成功”,可以为“我们就试一试”或者“我们来挑战一次自己”等等。家长尽量不要对尝试过的失败太计较太在意太夸张,运用123办法多,鼓励他迎难而上。
4、家长避免平时的时候凡事包办、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或者不可控的因素;当然也要避免总是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甚至不公平的比较。而对孩子的“成功”要求不要太高,能克服自己突破之前就是成功,总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会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
5、家长学要会表扬,在孩子每次取得自己的“胜利”的时候,具体的表扬某件事情,并明确表达家长的感受,也可以反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啊”。给孩子不一样的夸奖体验,促进他的自信心。
三、二胎宝宝,如何去平衡之间的关系?
案例:老大10岁,各种犟嘴,小的全学去了,出现各种不配合(比如,叫刷牙回嘴说不,叫洗脸也说不,还会跑开,搞得我洗个脸要追得满屋跑)怎么协调这两个孩子之间的情况?
(壮壮妈):
1、家有二宝,做到真的平衡我觉得是很难的。父母难免会出现内心偏好的一个,这一个也许就是满足了他们在另一个身上没有达到的要求的。要把握好这个平衡对家长来说是个考验,从孩子们自己的角度出发都觉得父母“不公平”,那么我想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让一些规矩明朗化、公平化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不公平感,当然家庭会议要注意尊重到孩子的发言权,不打断、不强加。
2、通常二孩中,感觉大宝是容易被情绪影响的那个,小宝一出生,爸妈在日常中一下子将关注力更多转移到小宝,在他看来爱的天平就不平衡了。两个孩子其实就是一种竞争,他们都在睁着怎么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小的学会犟嘴,可能他看到了老大犟嘴时妈妈对他的关注,也感受到了自己犟嘴时妈妈满足了自己对关爱的需求(妈妈甚至亲自追着我洗脸)。
3、文中没有提到小宝的年龄,但是对于大宝来说,他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可以和大宝先沟通关于犟嘴的问题,将你的烦恼和对犟嘴的情绪表达给他,可以让他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来体验两个犟嘴的孩子所带来的烦恼,同时大宝对于规则的理解更胜于小宝,家庭会议指定的规则可以更好的与大宝沟通。而对于小宝,妈妈也同样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一面情绪积累之后的爆发。
四、面对孩子撒泼打人,该如何引导?
案例:孩子脾气特别大,一不顺心就大哭大闹,还喊着打姥姥打姥爷打妈妈…,而且非要打到。或者是别人说了不中他听的或者不允许他干啥的话他也会动手打人,甚至用头撞别人,或者说不要你。
(壮壮妈)
1、教会孩子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用上层大脑思考,否则下层大脑处理的本能VS本能,带来的则是攻击的结果。可以提供独立的空间释放情绪(情绪角等),而不是将情绪发泄成一种伤害行为。
2、了解孩子是否有未被满足的需求(独立感?)帮助孩子分析情绪的原因,可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联系起来,让孩子能够整体的看待情绪的变化过程。
3、可以适宜的在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一起参与理解情绪的原由,梳理情绪。可以尝试以场景再现的方式来告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处理,而如果孩子在情绪处理恰当时要及时的给一个正强化,告诉他这样做很合适。
4、其实也体现了孩子的不自信。爱的油罐不充足,那么父母要用心去好好呵护,用爱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