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良好家风中的熏陶感染中养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我们团队开展了以“我的家·故事-历史传承中的家风家训家规”为主题的采访活动,就此谈谈他们对家风家训家规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采访记录一:对高爷爷的采访实录
2022年2月8日,我们来到了高爷爷家中,对我们较感兴趣的有关家风家训家规的问题向高爷爷进行了提问,高爷爷耐心而高兴地一一做出了解答。
首先我们问到了高爷爷认为家风的定义以及高爷爷家所倡导的家风家训家规。高爷爷拿出纸笔为我们写下了自己父亲的名字。并说道,自己认为家风是指一个家族的风气,是为人处世的态度,是给别人所展现的精神面貌。高爷爷的介绍说自己父亲的名字叫高纪善,家里的家风家训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父亲名字里的“善”,这是家中老人定下来的,一直在传承。
关于家风家训家规的影响,我们又问道高爷爷,爷爷说,一个“善”字里面包含了很多寓意,为人友善,尊老爱幼,待人真诚,都是对我们的影响。爷爷记得在年前,家里孩子上街买菜,回来的时候拿了两袋橘子。一问才知道,孩子上街看到有一个老人在路边卖橘子,这个橘子倒是不贵,就是看着卖相都不太好,老人打算卖完橘子就回家,但是由于天太冷,街上没有多少人出来买东西,孩子从旁边路过感觉到了老人家的难处,想着让老人能尽快回家就全买了。爷爷还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两袋橘子也不贵,但是自己听了很欣慰,孩子能够注意老人,愿意去做这件事,自己就觉得很好了。
当我们问起高爷爷对自家家风家训家规未来看法时,爷爷表示非常愿意把自己家的家风家训家规传承下去,希望家里的孩子能够继承这些美德,能够潜移默化,融入自己的骨子里并继续传承下去。
采访记录二:对王奶奶的采访实录
2022年2月10日,我们来到了王奶奶家里,同样问到王奶奶的家风家训家规,奶奶同我们津津有味地讲述着。王奶奶家最重视的是勤俭节约,奶奶讲到她们小时候,人们天天吃糠咽菜,节俭惯了。现在的人们,天天细米白面,大鱼大肉。那些只吃了一半的饭菜都被倒入了垃圾桶里,这些浪费的行为奶奶都看在眼里,所以奶奶在家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们做饭时吃多少做多少。最后王奶奶还说到自己是从挨饿的年代熬过来的,那个年代的人们吃过苦,懂得如何节约,不希望子孙们富足了,却忘记了传统,丢了本。奶奶表示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让家里的孩子过以前那样的苦日子,而是为了让子孙们明白现在所拥有的都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要谨记勤俭节约。
采访记录三:对李爸爸的采访实录
2022年2月14号,我们了解到李爸爸家中一直有着未成文的家风家训,随后我们经允许来到李爸爸和其父亲家中,采访李爸爸、李爷爷。
首先我们对家里的家风家训内容进行了提问,李爷爷答道做人百善孝为先,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其次要自立自强、坚守正直,再次就是要勤俭持家,爷爷又说道像你们这一辈,其实从小就在家里的耳濡目染下明白了百善孝为先,孝顺孝顺,想要顺就要先学会孝,我们这辈人大多没有什么文化,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但是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家的重要性,一家人要和和气气的才能发展壮大成家族,不知道感恩的人就像没有根的树,早晚要倒的。当我们问到最值得传承下去的良好家风应该是什么时,李爸爸说道,所有好的东西都应该被留下,没有什么所谓最重要的,就像一个人有很多面,缺少了任意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同样家风也是如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的前提下,根据时代赋予社会的新的意义再去调整家风的具体内容,这样才是对家风最正确最适合的诠释。
家庭教育在所有教育中一直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在现在的社会中,文明礼貌和文明教养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对“构造和谐社会,整治贪污腐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家风是家庭遵守的规则、道德。良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长年品行的沉淀才能形成。现在重提家风,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一种良好文化的回归,是一种智慧的挖掘,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安财21经贸李国琴
2022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