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几个月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虽然我小子从来就没有参加过课外培训班,所有一直认为“双减”对我们这种家庭应该是没什么影响,因此依旧如同昨日,该干嘛干嘛。
前些天,吃饭的时候问小子:“最近语数英考第三单元了没有?”,这是我这个学期第一次问考试的事情,作为老父亲的我,还是想知道和掌握点情况。答曰:“好像考了,不是很记得了。”
嗯?考没考试都会不记得!我心中一惊,开始有种不妙的感觉。
于是,循循善诱开启了追问模式。
“哦,最近记忆力有所下降啊!是不是休息的不好?”
“没有啊!一觉到天亮。”
“我想也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是21点准时上床睡觉,早上6:30起床,寒来暑往,不管是学习日还是节假日都一直坚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应该是不存在休息不好的原因。”我自言自语的道。
“那是不是最近压力大呀?”我继续追问。
“也没有,还是和一起一样。”小子回答道。
“也是,君不见周六日总共学习时间加起来还不到1小时。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后服务回来后也没有额外再做过课外练习了。应该压力不大。”我嘟囔道。
“我觉得你们语文一直以来进度都有点快,现在依旧是2个课时一篇文章吗?你觉得跟得上吗?”
“还好,和以前一样,有时候一天两节语文课就能学完一篇课文。”小子不假思索的道。
“哦,那应该快学到一半了吧,今年1月底就过年,按道理今年寒假应该会提前,可能1月10多号就放假,甚至10号前,所以你们语文进度应该比去年会更快的。”
“对呀,现在都学到某某篇文章了,感觉进度是更快。”小子毫不犹豫的认同。
“嗯,这篇文章啊,我知道,之前翻过你的课本,这是第四单元的,这单元都是讲某某主题的。”
“嗯,是的。”小子看着我,声音有点微弱。
我盯着他,笑了笑。
“我记起来了,前几天考了第三单元。”小子恍然大悟般说道。
“哦,看来记忆没有退步呀。看来考得不怎么样,是吧?”我继续不以为然的样子说道。
“嗯,没有达到目标。”
“哦,那离目标相差多少呢?有90分吧?”
“90分差一点点。”
“哦,差一点点,一点点那就是0.5分,那应该是89.5分吧。”以我对儿子的了解,从他的话里面,我心里已经知道肯定比这个分数还要低。
“也不是,哎,直说了吧,86分。”小子豁出去的说道。
“哦,作文和阅读理解各扣了多少分?”我依然装出不以为然的样子继续道。
“作文不用写,阅读理解还好,课内基础知识部分扣分比较多。”
“啥?不包括作文只有86分?”我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热血瞬间涌上大脑。
这个秋季开学之前的4年,语文好像还没有考过这么低的分数。
我立马不淡定了,几个深呼吸后,我问道:“试卷分析过没有?”分析试卷是我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着重培养的,除此之外还有错题的分析、归纳与总结。
“分析过了,有一些字词错的,还有一些是课文填空。”
“课文填空错的比较多,不过不是我不知道,是理解错了,这一下子就丢了6分。”小子有点委屈的道。
“哦,理解错了?那你说说怎么理解错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总共有三个空,每个空2分,都是这种题目,比如表达了诗人某种感情的诗句是哪句?我看后面的空只有一条横线,以为就填一句,所以就写了后半句,没有写完整。正确答案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我就只填了但悲不见九州同。”
“哦,你小子真能啊。这都能出错。”我的心稍微宽了一下。然后与他讲起来诗句的基本知识。
经过了1-4年级4年的培养,到目前为止,我对孩子基本上是处于半放养状态,只是时不时的偶尔过问一下,有空的时间要么与他玩耍,要么陪他一起读书,周末一起爬爬山,跑跑步。孩子也基本上能够自主自律了,不过自律还是在半监督的情况下。基本早上6:30起床后就读会英语和古文观止,语文的话,他在学校早读课读。然后下楼跳绳,吃过饭后步行上学。晚上基本上他自己安排,只是睡前听一下听力以及用思维导图回顾当天上课的内容。周末的时候再用思维导图总结一周的学习,当然,像数学这种学科,一单元结束后还要做一个单元的结构化思维导图。
我此前的工作经验一直是做问题解决方案的。从孩子小学开始,我就一直在研究学习策略。后来发现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而习惯中又以思维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这么说,思维习惯基本上能决定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
因此,我又研究了大量关于学习方面的思维,但基本上看到的都是理论方面的,基于实操的相当少。不能拿来实际使用,再有道理的理论也无用武之地。不过这难不倒我,我从业20多年,一直与解决方案为伍,而且在解决方案上还自创了一套标准化系统。我就在想,能不能把这种学习思维也做成一种标准化,让孩子沿着这个标准练习下去,孩子的这种思维模式就能够锻炼出来呢?
经过2年多的不断实践,反馈,评估,终于做出了关于数学思维及语文阅读理解标准化的模板。从孩子3年级开始,我就让孩子按这个模式学习数学和语文的阅读理解,2年的时间,终于有了一些成效,孩子思考问题再也不是之前那般杂乱无章了,而是能够将几大思维结合起来思考并解决问题。比如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结构化思维、逻辑链条、可视化思维迅速找到突破口。再比如在数学概念学习上,把知识点结构化,通过典型例题贯穿整个知识点,使知识点由点到线,又由线到面,形成各知识点网,最终形成知识体系。
当然,这也离不开在孩子1-2年级的时候,我对孩子时间管理的培养,时间上的管理,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锻炼习惯。
今天先分享到这吧。对了,如果对学习思维培养标准化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另外一篇文章《数学思维:有序思维----摸彩球(小学一年级奥数)》,这篇文章中简单的示例了思维的流程化,欢迎宝爸妈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