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三体》第一部

没想到自己会读这本书。

刘慈欣这个名字与《三体》这部小说,早就如雷贯耳,名声远布,但是我以前一直觉得没有阅读的必要,所以对待它总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不过尽管没有读过,有关介绍它的文字,还是看了一些,并且因此学会了一个词汇:降维打击。

前几天在得到上随意浏览,看到这本书的第一部,读了一个开头,发现很有吸引力,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种文字,于是决定读一读。

没想到一旦开始,就有了欲罢不能的感觉,想着尽快读完。于是用了两天时间,当然主要是前天周日,加上昨天的零散时间,把第一部读了一遍。

不过,我决定不再读第二部了。这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多前阅读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的经历。那时候刚参加工作,单位有一个图书阅览室,在里面发现了一套五本的《李自成》,赶紧借回去看。

看第一部的时候,感觉是实在太棒了,相见恨晚。然而看第二部的时候,就没了那种激动与激情,感觉比较一般了。等到看完第三部(实在是有点难为自己了),仿佛对自己有了一个交代似的,不想再接着看第四部第五部了,因为我认为写的越来越差,越来越没意思,再接着读下去纯属浪费时间。

看这本《三体》第一部,产生的感觉与看那三部《李自成》差不多,所以就不打算再接着往下看了。

当然,作者奇幻无比的想象力,一直贯穿全书,也是让我最佩服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上,把文明与道德进行的思考,成为了本书最值得吸取的核心思想。

人,或者说人类,不过就是大自然不经意的一种产物,本身与一块石头、一棵树、一个真菌、以及所有这个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我们作为人类里面的一员,难免会有顾影自怜、敝帚自珍、孤芳自赏、爱屋及乌的情感产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才会觉得人类是所谓的高级动物,应该对这个自然进行统治与改造。殊不知,在宇宙之中,什么也不是。

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理所当然成为我们自己永恒的主题,因为我们不能免俗,必须为了自身物种的存续而努力。

作为三体文明,面临着自身赖于栖息的星球随时可能被恒星吞没的风险,寻找别的可以存身的星球,本来就是应有之义。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寻找,找到以后如何占领,则是以后的事情。

其实自从产生了人类,人类就一直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而做着不懈努力。这个努力的过程,被我们自己描述成文明进步的历史。就算是经过了绝大程度的美化,我们所谓的文明进步史,也不过就是对大自然的各种掠夺与占领。

当然,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不管哪个物种,都会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生存环境,能找到就去发现,不能找到就去发明,不能发明就去抢夺,如此而已。

其实,别说站在整个宇宙的角度,就算从地球这个宇宙里小小的尘埃来看,我们人类也实在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不值得一提。

我们是虫子,我们也不是虫子,我们是尘埃,是尘埃里的尘埃。虽然我们这样的尘埃,并不愿意认为自己是尘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