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痕宇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看中精神生活的人,其最高境界就是永远自由,做人的自由,做事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自由本义上的自由。
昨天偶然间翻到李若彤微博,看到她参加《看见美好生活》节目中,流露出不俗的气质与自信,站在舞台中央就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当时,我在想:她自由吗?
答案是肯定的,若彤姐是一个率性的人。在我的印象中,虽然她是一名演员,但也曾有过一段几乎不接任何戏的时光,也是近几年来才有变得活跃起来。
如若换做其他人,整整七年的时光,很难不怀疑他不会从此变得颓废、堕落,但偏偏是李若彤,她没有活成“自己都讨厌的样子”,反而活得越来越精彩。而这其中的原因,都藏在一本书中,它就是——《好好过》。
率性:活出真实的自己,人生才算美丽
谈到李若彤,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则是《神雕侠侣》里面的“姑姑”。虽然这个身份确实有着不俗的影响,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深究过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若彤是演员,是明星,脱离到圈外,她同样也是一名女性,是一位父亲的女儿。她曾和父母约定,带他们去旅行;她曾在父亲八十岁大寿时,带着兄弟姐妹们组织了一场生日会;她也曾推掉了许多工作,只为照顾病重的父亲。
但不幸的是,终究还是没能等到完成自己与父亲定下的约定。那之后,就连每年上坟,她都选择下意识的逃避。
那段时间,是她最痛苦的一段时光。然而,处于人生低谷的自己,可能会得到亲人、朋友的安慰,但真正走出来,还是得靠自己。
走出低潮期的她,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人生不也是逃避就能解决问题,只有真正直面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心中的那个包袱已经不是包袱,反而成了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动力,只想做的更好。”
人这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困难,也会遇到时运不济,人生的低潮期。但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面对相逢与离别,每一次的悲欢离合。我们无法避免,那就坦然面对,躲不掉的命运,学会接纳也许会让自己更快地走出来。
李若彤的人生便是如此,她学会了面对问题,更学会了如何活出自己。在家未拍戏的那段时间,她去尝试了各种感兴趣的事,最让她开心的,还是爱上了健身,据她所说,健身这件事,她喜欢了二十年。
表面上看是健身,但真正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六块腹肌,还有自律。“得自律者得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她即使不去接戏,也能活得精彩的原因之一。
有一次,李若彤去买床垫,需要叫人帮忙搬上楼。她问老板需要加钱吗,老板说不需要。后来两位搬运师傅却说要加钱。李若彤没同意,两个人却觉得她作为一个明星还很抠。
实际上,李若彤一直都是一个率性的人。她不是在乎钱多钱少,在乎的是说好的事就不要做更改,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除此之外,她还常把一根棉签折成两半用;经常去逛十元店;自己买菜做饭。
这一切在她看来都再正常不过,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活得坦率且真实的人,而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异常美丽。
感性:拍剧后的角色入戏,是富有感情色彩的最佳演绎
不少人可能曾认为,能接到《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电视剧,李若彤一定有着不错的出生,对口的大学专业和系统性的学习。然而,以上这三点,若彤姐一个都没有。
在《好好过》的书中,她曾提到过自己的家庭,父母生下了十个孩子,她排名老七。好几个哥哥姐姐早早地就出门打工,只为补贴家用。而她呢,最开始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空姐,后来真的有幸加入了这个行业。如果她的人生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想必她现在依然从事着自己之前喜欢的工作。
缘分总是巧妙的,最终还是将李若彤带入了演员的行业。当时源于两个契机:1.她发烧感冒请假未成功 2.和男朋友分手,选择离开香港去银川拍戏。
在此之前,她并没有接受过大型的培训,只是参加过一些兼职性的客串和广告拍摄。她曾说过“如果《浪漫杀手自由人》是为了好玩,《火烧红莲寺》是出道,那么真正享受行业的,则是《飞虎雄心》。”
在拍摄角色“小龙女”的时候,由于电影与电视剧不同,她化的妆经常被吃掉,但是又没有机会补妆。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随时携带一个粉扑,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在拍戏的过程中,不少人给了她指导,也教会了她注意一些比较细节的方面。慢慢地,她渐入佳境,甚至开始爱上这个行业,专业能力也越来越强。在演绎“小龙女”的时候,她过于入戏,曾说:“当时满心满眼都是过儿,眼里心中再也放不下其他人。”
李若彤的入戏在一位前辈看来,这是好事。一名演员,是必须要经历入戏的这个过程。将角色代入生活中,说明已经沉浸在演绎中而不分环境了,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其中。正是如此,李若彤才认为,大多数演员都相对感性,不感性的话,没办法当个演员。
因此,她当然也是一个感性的人,可以为“豆豆”这个角色哭,也可以为“小龙女”这个角色变得冷漠或者说是冷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她之所以这么融入,不惜在演戏阶段推掉所有和朋友的聚会,不和家人联系,不正是因为热爱嘛?也正是因为这种热爱,她走到了今天,成就了现在的李若彤。
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角色入戏的出现,,就是富有感情色彩的最佳演绎。
理性:忘掉失败的感情,爱自己是浪漫的开始
李若彤始终未婚,在此之前有一个男朋友,两人谈了整整十年的恋爱,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可以想象,离开的那一刻,或许带着沉默,但真正的伤痛,早已融入了李若彤深深的内心中。
李若彤曾有过好几次的恋爱经历,和其他人一样,每一次的分别都带着些许感悟。第一次她明白了爱一个人要学会体谅;后来无条件的相信对方,又发现似乎对方从未在意过自己,即使你拼命付出和相信,但对方却从未感激你曾为他做出的改变。
李若彤的恋爱观究竟是怎样的呢?两人相处,必须先得有爱,她相信,两个人的之间,最重要的一定是学会相互理解和沟通,搭建起“相互”的桥梁。只有双方共同参与,并相互尊重对方爱好的感情,才能持之以恒。
反观那些一见钟情或两小无猜的感情,又有多少是能走到最后的呢?答案大家早已知道。对于一份感情来说,我们应该学会的不仅仅是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而是更应该学会如何维持这段感情,然后慢慢从恋爱走向婚姻。
李若彤的感情史中,最开始遇到的人,并没有带给她“相爱一生”的感觉,而后来的男朋友,反倒是让她有了这样的想法。感情中的付出,一旦呈现出倾斜、付出过度的情况,那么就很难再维持下去。
每个人喜欢对方,都有着喜欢的理由。就像李若彤,仅是因为对方在来找她看电影的途中,买了一盒算不上多值钱的“龙须糖”,就俘获了她的心。但可惜的是,两人最终没能走到最后。
十年的最后,选择分开的那一刻,他们没有犹豫,甚至没有过多的言语。李若彤也没有再挽留,她是一个理性的人,也知道无法挽回的感情,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毕竟两个人,都不喜欢了。
人之所以难以从一段感情中走出来,不是因为那个他(她)有多难忘,这个人有多好,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曾在这段感情中,付出了很多,得到了很多,曾以为这就是“幸福”
可爱情并不是幸福的全部,除却感情,还有亲情与友情,选择相爱,不一定必须要走到最后,才能看到幸福大道。选择爱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是自己能感受到幸福,那就是浪漫的。忘掉曾经,才能邂逅更幸福的未来。
结语:学会思考,热爱学习,终身成长
李若彤的成功和她活的如此率性、感性与理性,是因为她明白生活的真谛,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对未知事物永远充满好奇。
她曾自主学习做饭,也曾在助理的帮助下学习网络流行词,还学过新媒体和裁剪发布视频,还有后来和朋友们的见面都被夸赞说她学会开玩笑了。
正如《好好过》书中说的那样:“人生从来不由他人定义,我们都要好好过。
”也许我们复制不了李若彤的成功,但我们可以从她的成功中了解到,只有学会思考,热爱学习,才能达到终身成长。
对于命运,我们要永远保持敬畏之心,对于感情,我们要永远心怀感恩,对于生活,我们则应该永远热泪盈眶,永远怀抱希望。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活出真我的美丽人生,才能笑着对自己说:“我有好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