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那个双985硕士妹子,也在今天确定下来要跟随业务划转到其他部门了。最近3个月和她的短暂相处与合作还是很愉快。年轻研究生妹子有年轻的思维,做事麻利敏捷。工作之余,也听她直爽的吐槽过一些职场乱象,特别不喜欢内耗。是一个真实不做作的职场年轻人代表。
近几年来遇到过不少年轻同事,他们经过一两年的工作之后,几乎都能很快胜任工作安排。大多都很优秀,也各有各的性格特点。酷爱专研技术的,工作之余一般不喜欢被打扰,有三两个好友的小圈子就行。性格开朗的,一般情商颇高,“姐、哥”相称,很有礼貌。
总的来说,年轻同事们大多比较直白,圆滑世故是不多见的。
现代企业更趋向于招聘年轻人是不争的事实。年轻人的优点很多,比如,真诚、听指挥、没有负担、不惧熬夜加班……但谁又没年轻过呢?职场老人也有自己的优点呀。比如,经验丰富、稳定、薪资倒挂……
那么35+的职场老人要如何恰当的跟职场新人和谐共处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3个角度来看。
1、职场老人是职场年轻人的上司;从年轻人的性格特点出发,不难看出,他们不太喜欢“事儿精”型领导。有事说事,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导向的领导,多受年轻人青睐。有效的引导和能力的提升,可能是年轻人更需要的。不恰当的说教和指点,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2、职场老人和职场年轻人是平级关系;职场老人需要注意,年轻人的直白,可能会无意间影响到你。比如,直白的一句不暇思索的吐槽,可能在你们的领导那里就起了反作用。职场老人也不能把职场年轻人作为竞争对手,因为熬夜加班实在伤身,要拧得清,放得下,避免不必要的内卷。恰到好处的合作共赢,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
3、职场老人是职场年轻人的下属;这种情况下的职场年轻人必定有过人之处,职场老人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抛开年龄差距的芥蒂,运用自身丰富的经验积累去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职场是个圈,如果你身处在一个存量竞争市场,就不得不去适应大环境,接受现实。以上均是个人拙见,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读者朋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