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四知”拒金:独处时更要自律

杨震雕塑

做人最难的是懂得自律。所谓自律,就是要在独处或者相对人少的情况下,也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杨震是东汉人,他公正廉洁、不谋私利,在当时便为人所称道。五十二岁的时候,他从荆州赴东莱郡当太守,途中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当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遂亲赴郊外迎接恩师。

杨震像

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

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在朝廷之上提拔你,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

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请收下吧!”

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

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

潼关四知坊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杨震拒金”故事。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王密又是自己的亲信,面对唾手可得的金钱的诱惑,杨震完全不为所动。这是因为他有着非常坚固的道德律令,使得自己在人前人后都能保持廉洁奉公的态度。

在公众面前维持一个良好的形象并不难。难就难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不放纵自己。这有赖于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的修炼。在独处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什么事是能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对提高自我的修养有益处,什么事会侵蚀自己的心灵。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不仅是对宗教的敬畏,更是对自己良心的敬畏。它告诫我们,独处的时候更要自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和风旭日,花香醉人,家乡的春天总是那么美好! 这是小茹四年大学后在家过的第一个春天,晴朗的天气总是像甜美的冰激...
    阅读 3,0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