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道看今日变化

蜀道,自古以来,往返川陕,几乎都绕不开这条通道。诗仙李白曾为之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千年古蜀道是联系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重要交通纽带。作为中国古代一条建造时间最早、存在年代最久、跨越期代最多、沿用时间最长、线路艰险复杂、战争达数十次的古交通要道,它是能与丝绸之路、万里长城、大运河比肩的,被当代文化遗产研究者称为中国四大线性文化遗产。

交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如今的内联外通,一带一路,都是以交通作为重要的标志。回顾全世界几千年发展历史脉络,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如何,首先要看交通水平如何。交通落后,经济也就落后。过去驿道、翠云廊、张飞柏、蜀道这些,都是与交通有关,没有交通很难实现高水平的交流,没有交通人类的活动就会受制。

曾经李白笔下的蜀道难,如今天堑变通途,“新蜀道”连通八方,巴蜀大地承续千年荣光。西成高铁,是第一条穿越秦岭进入四川的高速铁路,是一条“超级蜀道”。西成高铁自北向南连接西安和成都,继续往南是京昆高速、云贵高原,连接成都与昆明。过去五年,四川进出口规模从4600亿元增加到10077亿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居中西部第一位。如今的“新蜀道”,也是四川开放合作、联通世界的共赢路。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从蜀道通到蜀道畅,从蜀道畅到蜀道优,未来的“新蜀道”,充满期待。

延平区梅山街道  方晓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