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诺兰,就会想到《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记忆碎片》等影片,随之而来的就是“悬疑、烧脑”等一系列描述。早就听说诺兰拍了一部历史片《敦刻尔克》,心中好奇他会如何拍摄这种题材的电影,所以昨天就和朋友去看了。看完不由感叹,诺兰的片子不愧是有质量保证的,从观影过程中观众全都保持缄默无声就可看出来,他用自己的风格诠释了战争的沉重。
诺兰一向善于在时间线上做文章营造悬疑气氛,敦刻尔克也不例外。这部影片分三条故事线进行,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涉及人物分别是拼命想要逃生的士兵、响应号召开着民船来敦刻尔克接应的英国人民、为敦刻尔克大撤退做掩护的飞行员。三条线交错进行,最终交汇为一点,飞机在上空盘旋,民船抵达敦刻尔克,士兵举手欢呼,这一刻是故事线汇聚的一刻,是配乐最为煽情的一刻,也是片中情绪最为饱满引人共鸣的一刻。整部影片都是十分紧张压迫神经的,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暂时的舒缓和释放。
压迫神经——没错,战争总是残酷的,而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要让人感到真实,就必须让人有这种压迫感。德军突如其来的轰炸、不断的弃船逃生、不停反复的希望和绝望,刚喘口气下一个危机就到来,这种处境令人窒息。除了高度还原的画面,配乐和音效是造成这种压迫感的更大原因。汉斯季默不愧是配乐大师,开始的一段主角抬着担架在人群中艰难前行,船马上就要离开,速度越来越快的弦乐不断加重着这种急迫感,仿佛时间在耳旁滴答作响。沉重的鼓声像炸弹的轰鸣,尖锐的弦乐像士兵挣扎时的呼吸,一切的一切都在渲染着一种气氛——我们随时会死。但我们想要活下去。除了配乐,各种音效也在对观众的耳膜进行狂轰乱炸,太过逼真的体验甚至让很多人产生了晕船、晕机的感觉。据说参加过大撤退的老兵看完后吐槽说,影片一切都很真实,除了一点——轰鸣声没有那么响。
配乐之所以在影片中占了如此之大的比重,主要是因为所有人物几乎没有什么台词。这是一部对话很少的电影,但几处台词密集的地方都是影片的亮点。比如客船漏水的危急情况时法国人身份的揭穿,由此引发的“为了我们活下去,谁来牺牲”的生与死的拷问,人性的自私与挣扎在这一刻显露无疑;又比如海上线中那句“他会好起来吗”,船长儿子犹豫之后回答“会”,这意味着原谅,意味着宽容,往更深层次想,也许还意味着英国人民对撤退士兵的接纳;不能不提的就是结尾时士兵所念的丘吉尔的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绝不投降…"配上各种撤退时的场景,一瞬间让人更深地领悟到了这段演讲的意义。
演讲结束,影片也结束。影片在一开始直入主题,结束时也是干脆利落。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人生。它不给你时间准备,也不给你时间回味。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德国人几乎没有出现,那些大人物比如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也都没有出现。我们看到的是无数个体的抗争,无数个体的愿望,无数个体的坚持,无数个体的命运。他们是小人物,历史不关心小人物,但所有伟大的史诗却正由他们写就。
每个人的勇气和坚持都值得被尊重,被诠释。
这也是我从《敦刻尔克》中所领悟的,一篇伟大的史诗,其实是每个人微不足道的故事的集合。
“你看到了什么?”
“家园。”
我们为什么要回去?
因为家就在那里。
我们为什么要战斗?
因为家就在脚下。
且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热爱足下的土地。
感谢诺兰,感谢《敦刻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