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初中那一年,我13岁,开始离家住校独自生活。开学第一周,爸爸送我到学校,我木讷又胆怯的看着宿舍里的人,看着我窄小的床铺和那口唯一属于我的大箱子,眼眶就湿了。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要和这许多陌生人一起生活,哭笑都不自由。那一刻,我甚至不想读书了,只想和爸爸一起回家。
开学第三天,中午最后一节课是体育,加上午休有两个小时,一共至少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我非常勇敢的翘了体育课,飞奔四五里路,回了家。看到妈妈在做饭,我气喘吁吁,额前汗水一片,眼泪唰唰的往下掉。妈妈以为我在学校受了委屈,不停问我怎么了,我吞吞吐吐的说我就是想家,然后她就笑了,说我像个未断奶的孩子。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明白我是个恋家害怕别离的人。
妈妈以最快的速度做了我喜欢吃的饭菜,看着我狼吞虎咽,然后送我回学校。我害怕迟到被老师发现,一路走得飞快,妈妈在后面一直小跑着,一边不停嘱咐我再不能这样跑回家了。
可以看到学校时,妈妈就站在路边目送我,我一路走一路回头看看她,一直到我转弯进学校,我看到妈妈站在那个地方的身影一晃而过,心中又是一阵难过。
然后,妈妈站在路边目送我远去的场景一直持续到我高中毕业。
每一次要回学校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由离别前的焦躁转为离别时的不舍,徒劳无功的想找出不用离家的理由。妈妈只是默默帮我整理要带的物品,送我出门,嘱咐我吃好照顾好自己,然后在路边某个显眼的位子站着看我远去,我回头,她对我招手,示意我快走,我再回头,她依然站在那里。我知道,离别只是暂时,可是每一次离家,看到妈妈站在路边的身影我还是会难过的落泪。
2
高中毕业后,我去荆州上大学,一周回家一次变成了半年回家一次,送我离家的人由妈妈变成了爸爸。
因为要坐长途车,每一次返校那一天,妈妈总是天未亮就起床,给我做好早餐,帮我整理好包裹,再让爸爸送我去车站。
爸爸不会像妈妈那样不停嘱咐我什么,他只会帮我背上所有的包裹,让我空着两手走在前面。他送我上车,把我所有的包用绳子系在一起,说那样下车就不会拿掉。
末了,他还会去小商店买些零食塞给我,然后站在路边等待车子启动。车子开动,爸爸双手插进衣兜的身影瞬间消失,我再次泪眼模糊。
小学时学过朱自清的《背影》,里面父亲送儿子坐火车离家的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这一段朴实无华的字,写进了无数人的心里。一次送别,就将父亲对孩子本能的,努力的,笨拙的爱全部显现出来了。我无数次的想起这段话,想起我的爸爸两手插进衣兜看着我离去的身影,那身影始终不曾老去,始终是高大强壮的。
我的爸爸和妈妈一样,每次送我出门,都要亲眼见我离开直至再也看不见才会转身回家。他们的这种不舍更增添了我的失落,在他们面前,我假装无所谓,到他们再也看不见时,我才放心的让眼泪流下来。
3
从去荆州上学开始,每次回家,我都会提前给家里打电话,让妈妈去接我。车子快到站,我便会站起身朝车窗外张望,寻找熟悉的身影,直至看到站在路边的妈妈同样张望寻找的神情,我才高兴的笑了起来。下车将我的大包塞进妈妈的手里,然后一路叽叽喳喳的跟着妈妈回家。
其实并没有多少行李,我自己完全可以快步回家。我只是喜欢一下车就可以看到妈妈的笑脸,忍了一路的颠簸就是为了那一刻的温暖。我喜欢爸爸妈妈煞有介事的专门迎接我回家的样子,我喜欢一下车就听妈妈说:车子开得真是慢,我都等了一下午!
如果没有离别时的悲伤,就体会不到相聚时的欢喜。我不知道别人是否都和我一样如此恋家,这样的恋家让我始终不愿远离家乡,连嫁人都找了个家乡本地人。
毕业上班第一年,爸爸去世,那一年春节回家,我第一次没有提前给家里打电话让妈妈去接我。我不愿意再让妈妈替我奔波,庇护我们的大树倒下了,再没有人替我遮风挡雨,我要适应一个人走路了。
上个月,我带孩子去我妈那里过周末,临走时,天气突变,她执意要送我去坐车。我上车后,她就站在车窗外等待车子启动,冷风吹来,妈妈的头发翻动,露出里面大片的白发,再看她的脸颊,已是皱纹纵横。那一刻,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妈妈已经是个老人了。我拿出手机,拍下了车窗外的妈妈,我要提醒我自己,以后,再也不能让妈妈送我出门了。
4
结婚以后,我一直随公婆住在家里,小乖(我儿子)爸在武汉上班,一个月回家一次。每一次他回家,我都会尽力抱着孩子去路边接他,看到又有长大的小乖,他紧锁的眉头立刻舒展开来。我接下他手里的包,他抱过我怀里的小乖,回家的路上是最欢喜最热闹的。
怀孕期间,我一直是同妈妈住一起的,直到将近预产期才回了婆婆家,生下小乖后,我一直同公婆住一起。家虽然是我的家,可是家里的一切包括公婆都是我不太熟悉的。
那个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小乖爸回家。所以,每次他的回家对于我来说,就像是过节日一般的欢喜。所以就算再忙再累,就算刮风下雨,他回家我也要去路边接他,我要让他知道我有多么盼望见到他,我一点也不觉得那是什么羞耻的事。
同样,每一次小乖爸假期结束要回武汉时,我都要送他上车,他不要我帮忙拿东西,我就像我妈当初送我一样,边走边嘱咐他到了武汉要吃好照顾好自己。
到了站台,他总是让我先回家,而我执意要送他上了车再走。我知道,离家的滋味不好受,一个人在路边等车的滋味更不好受。
车子来,他上车,还未站稳便会快速透过车窗看看我,对我招手,示意我回家去。我站在路边,心沉下来,看着车子慢慢消失,再一个人走回家,想着我又恢复了孤独的生活,算着他下一次的归期,泪就流了出来。
前天,刚下过雪,小乖爸要坐最早的车去武汉。我默默定好闹钟,早上天未亮便轻身起床,进了厨房,洗青菜,切肉丝,打鸡蛋,他洗漱完,热气腾腾的鸡蛋肉丝面便端在了他跟前。
我非常清楚一个人在寒冷的清晨空着肚子独自去赶车的滋味,所以就算再早,我还是会起来给他煮一碗肉丝面。我坐在桌前,一边看他风卷残云的吃,一边帮他清点要带的物品。
临走,他背上包,开门走出去又折了回来,轻轻抱了我一下,说,我会尽快回来。我鼻子一阵酸,跟在他身后送他出门,站在院子门口,看他远去的背影慢慢模糊在晨雾里。
我终于变成了像我妈妈那样的人了。
5
成长伴随的是一次次的离别和回归,离别时,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下一次的回归变得更加精彩,我们努力学习,梦想光宗耀祖,我们拼命工作,期待衣锦还乡。然而,残酷的生存环境下,大部分的我们,终于还是心怀愧疚的,看着那个送我们走接我们回来的人慢慢变老。
有一次,我听到妈妈无意的说了一句,自从你爸爸走了,我就害怕你们任何一个人从我身边离开,哪怕只是暂时。
我听得心里一针难受,没有一种陪伴可以到永远,这世间的种种别离我们终究要习惯。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唯有好好珍惜,不留遗憾,在别离时才会少一些不舍与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