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ersive Light

先有艺术?还是先有艺术家这个问题和先有鸡先有蛋一样可以循环问答,不过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先有的蛋。如果把大自然比作艺术作品,那就是先有的艺术,不过从人类文明史来算的话那就是先有的艺术家,后有的艺术。更深一步说,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这点上我和贡布里希的观点一致。

光影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或许也会这么认为,这位师傅如果不是方丈安利了一下,那票价直接吓退了我,180,15个作品,第一个作品全域装置让我感觉可以用朦胧来形容,如果不是现场调度告诉我那面墙其实不是屏幕可以进入的话我的朦胧会加重我的幻觉,内部空间像是个一个光影交错的水蒸气的室内,不管超哪个方向看都会看到不同光线营造的色彩,那种感觉很奇怪,光线的布置以及后面所观看的楔形装置一度让我有了色彩重影,即使后面回到正常作品面前也会看到光线上的特殊光斑在快速的移动,眼睛一眨就变换一个位置,直到消失。

楔形装置的前半段用到了小野洋子《触片》,前半段摸黑,摸着摸着到了光源地带,两面墙的光线让里面那面呈现出一个三维的楔形。最后一幅作品也是触片的形式进入,我对摸黑早已习惯,不过进入实际展览门口的时候还是慌了一下,几乎漆黑的房间里站着几个人影一动不动,让我想起《寂静岭》里那个地下室里的几个诡异妖娆的护士。导览册子里写着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观众便会理解其中的深度。特瑞尔制作的这间暗黑房子的本意是想用封闭空间将观众包围以控制观众接受光线的程度,从而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在眼睛适应了黑暗后能看到周围空间里所有的东西,面前一面红色发光的墙以微弱的亮度正对着我。我心有杂念,无法冥想。

15件作品看完,脑中感觉很奇怪,这是第一次观看这类光线与空间搭配的展览,所有的光都是用可见光打造,RGB的原始组合,所以在观看的过程中眼睛并不会有不适,有几个作品的深度是会让人惊奇光线可以打得如此饱满绵密,不会分层,整体亮度非常的均匀。直到我手指打这篇文字,脑中想起那些观看的场景,脑中只有那光,如果还有点什么留下,那就是小妹妹的自拍挡住叔叔观看的眼睛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他是本是平民出身,恰逢秦王雄心勃勃,推行军功受爵,他顺势而起,一仗定名。 此后,征战六国,打下了秦国的大半江山,虽...
    仟緬阅读 728评论 3 4
  • 我站在站台 你经过我的身旁 我只是个过客 这儿不是我的归途 可是一不小心你温柔的笑容在我的心间 开了一朵鲜艳的花 ...
    田萍阅读 377评论 0 9
  • 缺少爱情的今夏 更加潮湿 品完留下的珍珠 飞舞的丑蝶 得到至圣的湖水 波光粼粼 放我飞走 咸湿的夜晚 路上行人匆匆...
    麾毛杆儿阅读 358评论 0 1